漠東的遼軍寧軍,在不斷向東探索。
漠南的慶皇行轅依舊在向北推進,帶著浩浩蕩蕩的騎兵以及大軍!
只不過慶皇走過之處。
每隔一段距離,便會留下一衛兵馬,就地紮營,負責守護糧道。
這一千五百里的路途,道路上的紮營地至少需要三十處。
而且一定距離之下,又會駐守重兵!
等慶皇大軍趕到漠北時。
光路上的軍隊,怕是就撒下去不下二十萬人!
最後慶皇手裡剩下的,多半是用來征戰的精兵!
這種做法,能儘可能的保證糧道安全。
若前線騎兵打不過,也能順著這條道路撤回來。
當然,這種做法也是有一定風險的。
就那是補給線拉成了一條線,很容易被北胡騎兵繞後,襲擊這些節點,切斷糧道。
然而兵馬若固守營寨的話,北胡騎兵基本沒有什麼太好的破寨辦法。
另外這條道路的兩邊大多都是戈壁荒漠,北胡人就算用兵,也很難派出太多襲後。
故而這種辦法,多半是安全的。
一路行來,穩紮穩打。
也給北胡王庭,不斷的增加壓力。
反倒是嘉峪關外,鏖戰不斷。
嘉峪關內計程車兵,已經防守了半個月之久。
城關外炮擊聲仍舊,然此時的嘉峪關守軍,全都不在乎了。
“這火炮的威力,似乎也不太行啊!”
“跟投石車的區別也不太大。”
“就算砸毀了幾段城牆,敵軍也不敢衝進來。”
嘉峪關守軍絲毫不怕。
嘉峪關的城牆,都被火炮轟塌過,敵軍順著塌陷地衝了進來。
然後……
就只剩下一小部分人逃了出去。
塌陷城牆的後面,還是城牆。
帖木兒騎兵以為城破了,衝進來就吃了大虧。
以至於現在長城許多地方都被轟塌了,又被連夜堵上,然後再被轟塌。
即便轟塌幾段,帖木兒騎兵也不敢再衝進來。
大慶的防禦體系,著實太完善了。
馮勝每日指揮著大軍進行防守,相當的無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