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胡王庭如何看待遼兵的第六次演習,秦風並不在意。
反正只要讓北胡人不好受了。
秦風就開心。
只不過。
演習日期還未曾到,秦風便收到了京都那邊來的訊息。
“父皇往長城沿線聚兵?”
秦風有些意外,本以為在秋收後才會動兵。
沒想到父皇竟然如此提前。
“東部兵馬,由本王為帥,三哥為副帥。”
秦風看到了東路軍的職責劃分。
若按照禮制,當寧王為主,秦風為副的。
然而秦風的戰績實在太彪悍了。
朝廷上下,但凡是個人都看的清楚。
此番北伐,最關鍵的力量,實際上就是慶皇特許的十萬遼兵!
用得好了。
這是決戰力量!
“將寧王喊來吧。”
秦風按住這書信,因為這些密信走海面,反而最為安全。
秦風與秦棣看完,也會直接收好,倒也不會被敵人截獲。
故此。
父皇的這封信中,透露出了許多內容。
沒錯。
這封信,就是慶皇寫給秦風的。
雖是大哥的筆跡,然而字裡行間全是慶皇的習慣。
大哥寫的信,總喜歡引經據典,總會說教。
父皇的風格,則簡單幹脆,直說正事兒,沒有什麼亂七八糟的。
想看出是大哥寫的,還是父皇寫的,對於秦風來說相當的容易。
秦風按下了書信。
“如今新式戰車,交付多少了?”
“回王爺,二百輛。”
即便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可新式戰車的構成著實太複雜了。
許多零件,完全憑藉著匠人們的經驗製造。
如今能造出二百糧,已經相當不容易。
“問問工廠那邊,入秋前能交付多少?”
“屬下時刻在盯著,戰車的絕大部分零件,都已生產完畢,但就是部分零件欠缺。”
“到了秋季,應當能交付六百輛。”
“年前能交付上千輛。”
秦風聽此鬆了口氣。
遼地造船工廠裡的匠人,都用來造戰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