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臨年關。
這也是慶人最放鬆的時刻。
忙碌了一年,終於有時間閒暇下來,好好的犒勞自己。
今年大慶各城池,以及各個村鎮,明顯比往年變得更加繁榮起來。
賣得最好的,也無非那幾樣。
南方產的衣物、北方運來的羊肉。
還有就是遼地產的剪子與菜刀以及一些鋼針。
全是關係到民生的基本保障。
而這些。
也是大慶尋常百姓們,最為追求的東西。
“遼地的菜刀,質量就是好,分量十足,結實耐用。”
“有了這把刀,好好保養應該能傳代了。”
“不像之前家裡的菜刀,總是生鏽,砍點硬的東西就砍壞了,得當個祖宗似的供著。”
大慶生產出的鐵。
質量一言難盡。
這年代的鐵,雜質極多,很容易上鏽。
而且相比很軟,否則也不至於被熊貓給吃了,讓熊貓有了食鐵獸的稱呼。
至少。
遼地產的鋼鐵。
飛雲跟金虎這兩個小傢伙就從來都不碰。
貧苦百姓。
只在意這菜刀好壞,是否物美價廉。
遼地產出,自然是毫無疑問的。
出了名的厚道。
只是賣菜刀的不太開心。
“賣遼地產的菜刀,的確能多賺那麼一點。”
“可全都用得住了,今後誰還來我這買菜刀?”
這是個相當苦惱的問題。
原本。
賣菜刀的小販,還想讓自己的兒子接自己的生意。
雖然賺的沒那麼多。
但足夠養家餬口。
只是今後大家菜刀都用的住,十多年不換,他賣完幾波後就得想想,是不是得賣點其他東西。
也許……
是遼地方的鐵盆?
雖然想不通遼人為何連盆都要昂貴的鐵來做。
但若賣鐵盆,的確很有價值。
當然鐵鍋也是好的,就是遼地的大鐵鍋太重了,要是能產一些小點的鍋,價格再低上那麼一點。
想來就更好了,也會有許多百姓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