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臣以為很好,等將北胡人拿下之後,老三鎮守草原也不乏是個很好的選擇。”秦標認真點頭。
“雖說有話言,夷狄入華夏則為華夏,華夏入夷狄則為夷狄。”
“然兒臣以為,老三前往北胡,可興教化,最後變夷狄為華夏。”
慶皇重重點頭。
“大慶江山的未來,必然是交到你們兄弟的手裡。”
“只要老三能興教化,即便有一天大慶裂變成昔日的大胡帝國,老大也不要太在意。”
“只要守好長城內的百姓即可。”
“這才是真正的根基,不可動搖。”
慶皇認為有必要,給老大上個課。
若老三真的有能力,再在西面開闢一個強大的帝國。
這反而是好事兒。
能起到教化四夷的作用。
最為關鍵的,是周邊國度跟大慶同宗同源。
能最大可能的,去拓展慶人的生存空間。
至於最後,大慶是否會被其他龐大的分支吞併。
那就得看未來的皇帝,厲不厲害了。
只要不太差,握著長城以內的這片土地,擁有著最為龐大的人口規模。
這要是能打輸了,那皇位丟了也就丟了吧。
反正就算寧王的後人奪了江山,還是說遼王的後人奪了天下。
這個天下,終究還是姓秦。
秦標能理解父皇的想法。
大慶未來的皇帝,絕對不能是酒囊飯袋!
這點秦標也認同。
就看雄英,從小就在宮中玩命的卷,汲取各種知識,未來必然不至於太差了。
只要不太差。
這個江山,基本都能守得住。
“兒臣明白,這最利於大慶的發展。”
慶皇點頭。
“你登基後,最為關鍵的,還是要籠絡住你的這些兄弟,當然這對你也沒啥難度。”
“可惜老二沒啥能力。”
“否則伊犁河谷那個地方,朕覺得很好,去過那邊的人都說那裡比江南還美,是天下間一等一的好去處。”
“到時候老二要能改封到那邊,便能讓大慶徹底收回西域,版圖拓展一大圈。”
慶皇同樣有野心。
雖說……
眼下大慶內部,仍舊有諸多矛盾,沒有協調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