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地官員。
如今在京都,有個新的名字。
新派。
他們主張革新,以大慶舉國之力,進入一個嶄新的、未知的、璀璨輝煌的大時代!
毫無疑問。
他們對此充滿了狂熱。
只不過他們所說的東西,對於大慶人來說。
未免有些過於假大空。
什麼人可以在天空翱翔,在深海遨遊。
甚至去那月亮之上,尋那廣寒仙宮。
太假!
這些思潮。
也毫無疑問都是從遼地來的。
慶皇知曉老六當年……
可能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忽悠了一下遼地的百姓。
也許當年老六太小,放出的話太大。
導致如今的遼人信以為真。
只不過遼地如今的成就,確實有目共睹。
可那些遼地來的年輕官員,說的終究還是過於玄乎了。
以至於出現了跟他們對著幹的守舊派。
慶皇以往,就是偏向於守舊的。
就連制度,也開始儘可能的貼近古制。
當然。
不用遼人官吏,還有另外一份考量。
“老大此時病了,若此時重用遼地官吏,老大這時會如何想?”
就算秦標不會亂想。
慶皇也杜絕這種可能的發生。
興許此時不會亂想,可要是未來有一天,突然就這麼想了呢?
人的認知。
是隨著時間而不斷變化的。
不要因為這些事兒,壞了他們兄弟之間的情誼。
那才是真正的得不償失。
胡庸得到了慶皇的回覆,便隨之退下。
出了宮,便見到了陳寧。
“胡相舉薦遼人了?”
“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