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納哈良的話。
胡庸想了很多。
他是不清楚納哈拙跟老大汗當年的事兒。
故而本能的覺得。
可能納哈良,是老大汗的兒子。
納哈拙啊納哈拙。
都被關在京都了,就一個兒子還留在北胡上。
沒想到這個兒子,竟不是你的種……
胡庸忍不住如此想著。
只是很快納哈良就告知了實情。
“遼王側妃,是小生父汗的後代,養在王庭內。”
“就算北胡王庭最終覆滅,遼王側妃擁有北胡的血脈,如何不會庇護一些族人?”
“而且,萬一遼王側妃,生了個兒子呢?”
納哈良說的,讓胡庸思考了許多。
若遼王成為皇帝。
遼王側妃生的後代,天生擁有一些胡人的血統。
若冊封到草原上為王,那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雖說如今還沒有關於此的訊息。
但這不是遲早的事兒嗎?
以遼王側妃在遼地的地位,想來未來有後,權勢也必然不會低了。
若有子嗣。
那當真很難講了。
“你們倒也捨得。”
“既如此,本相倒還真有事情要你們去做。”
胡庸衝納哈良招手。
他相信北胡人嗎?
毫無疑問是不相信的!
可為了更高的權勢。
他並不介意跟北胡人合作。
況且北胡人手裡還有許多關於他的把柄。
至於北胡人找他的心思。
仔細想想,也不難猜。
無非就想推波助瀾,讓遼王與太子爭儲嘛。
只要大慶內鬥起來。
就會延遲北伐的進度。
當然。
如果遼王因此被朝廷限制,那也是好事兒。
只要遼王不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