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國策,基本很好預判到。
甚至對於天下百姓來說,大多都是有跡可循的。
慶皇平民出身,也最為在意尋常百姓的利益。
對於大慶天下人來說。
最為關鍵的,便是北伐。
以此洗刷掉被異族人統治凌辱了上百年的屈辱。
只是對於官員們來說,北伐不北伐就沒有意義了。
就算給北胡全佔領了,哪個官員願意去漠北當官?
遭罪去嗎?
在大慶內好好享受不好嗎?
不要說漠北了。
就連西域,老祖宗統治了無數年的地盤。
官員都不想去治理。
當然。
好色的官員除外。
畢竟西域來的美人,當真美的極具特色。
大慶想要畢全功於一役,北方人口必然要被填充滿。
對於以前的大慶人而言。
中原地區,興許是大慶與北胡的緩衝地帶。
雖然長城防守了下來。
但這個想法依舊在延續著。
唯有北伐之後。
消滅掉北胡人的有生力量,將剩下的北胡人,如同牛羊般趕到更遙遠的地方。
如此北方才能真正成為核心腹地。
中原才能安心發展。
北伐就是一件利在當下,功在千秋的大事兒。
向北方移民,也是如此。
“父皇這次反腐清洗之後,父皇與大哥的權利,將會大大增強。”
“就連我們兄弟,在大慶各地方的權力,也會隨之變得更強。”
他們這群藩王。
與朝廷本身就屬於一榮俱榮,一辱俱辱的局面。
以往朝廷內。
興許還有官員,總是想要提防秦風。
甚至想方設法的,給遼地上點小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