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的秦標,只覺得能修一座城。
光洛陽一座。
可如今北方實地觀察後,發現比預料中的情況好很多。
只要朝廷給予相應的資源傾斜。
還真的能修五座大城!
“大興土木,越興百姓似乎就越富。”
秦標覺得有些顛覆認知。
以往修建土木,都是勞民傷財的活計。
秦風卻道。
“大哥,不是這麼算的。”
“朝廷修建土木,是算在勞役範圍內的。”
“徵調百姓幹活,只給吃喝,不給賞賜,而且如果修建不達標,還有懲罰,如此來百姓自然不願意幹活。”
“被強制服勞役,自然不情願,幹活就算質量好,未免也會拖延。”
“可要給了錢,多勞多得,那就不同了。”
“同樣的修一段路,朝廷用勞役修,需要一月之久。”
“而遼地修路,同樣的人手下,只需三五天即可,質量甚至還比朝廷修的路更少,後期維護費用更低。”
“就是因為遼地修路,是給工錢的。”
“幹活的百姓知道乾的活越多越快,給的工錢就越多。”
秦風說的這些,讓秦標沉默了許久許久。
最終嘆息了一聲。
“孤也知曉,錢糧給足了,幹活自然又快又好。”
“然而朝廷可用的錢糧就那些,天下間所要維繫的地方卻數不勝數,錢糧根本不足以支撐。”
“唯有服勞役,這是古往今來,最為穩定的辦法。”
秦標何嘗不知道給錢幹活最好。
可古往今來,服勞役的制度已經延續了上千年!
從始皇帝開始。
每一名男丁,一年都要抽出一個月的時間,免費給官府幹活的!
如今大慶還好些。
至少給官府幹活,官府給飯吃。
始皇帝時,給官府幹活,給皇帝打仗,都得自帶乾糧!
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