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
房屋收費只是對普通災民來的。
那些有能力的匠人,若能被工廠錄用後,則會有工廠給他們分房子住。
廣寧城對工匠的優待程度,可以說是歷代封建皇朝之最了。
但想要讓這些匠人們效死賣力,就得讓他們過好了。
朝不保夕的生活,會扼殺一個人的創造力,更會令人在精神內耗中崩潰。
廣寧城要給他們一個在生活上相對鬆懈的環境。
至少能做到一人工作,全家不餓的地步。
而以慶人的上進心,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他們定然會爆發出無與倫比的創造力,來回報秦風對他們的器重。
當然。
這一切的前提是保證在公平的前提下。
好在遼地之內,所有人基本都在同一水平線上。
最不缺少的,也就是公平。
“人口早些到,廣寧城的建設速度就能快更多。”
紅鸞覺得領會到了王爺的意思。
讓從遷移過來的災民青壯,早點來這廣寧城!
十萬人。
第一波可以全部選年輕青壯先來蓋房子。
等房子蓋好了,後面的婦女老人跟孩子,就可以過來了。
不過聽說這次遷移來的百姓質量很高。
就算工匠中,也有從北方流亡到南方的工匠,又被一紙詔書,重新被送到了遼地的路途中。
這些人,絕大部分都是北方的災民出身,流亡到南方。
任何身體不好的,年邁體弱的,基本都被無情的自然所淘汰掉了。
能活下來,並且堅持走到廣寧城的。
身體素質那都是一頂一的好。
最為重要的,是他們年富力強,只要足夠多的食物,這些災民往往會把自己當牲口般的去幹活。
“夏日之前,應該能遷移來兩撥二十萬壯年男性。”
紅鸞如此想道。
這次遷移中,光青壯年的男性,應該就有三十多萬人左右。
剩下的則是女性老人小孩子。
而三十萬壯年男性中,選出近十萬的屯田兵還是不難的。
甚至秦風若是願意。
三十萬人全能用來屯田。
不過這三十萬人,工匠的數量最多,故此真正能選拔為兵的數量,並沒有那麼多。
況且……
慶皇還給秦風留了三萬親兵。
那是從全國兩百萬慶軍中,選拔出的精銳。
而這三萬人將領,也不是外人,是慶皇親外甥的兒子。
“王爺,三萬慶軍已駐紮城內,是否整編重新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