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關於更加遙遠的波斯,更加遙遠的大食人,更加遙遠的西方。
而且不單單是記載。
還有陶俑等文物留下,將西方人的印象保留的相當生動。
大慶皇城內,百官的衙門內,一群官員翻閱著大量文獻,最終尋到納哈部一切的點點滴滴。
“一千年前,大寶皇帝徹底統一草原,將當時的突厥人驅逐到了西方。”
“納哈部當時只是一群負責挖掘鐵器的奴隸,被大寶皇帝拯救,給予他們牧場,讓他們能如同正常人般生活。”
“後來,納哈部幫助大寶王朝東征高句麗,替大寶皇帝討伐不臣之地,獲得獎賞越來越多,賞賜越來越大。”
“等到了大寶皇朝末年,納哈部就已經是草原上最大的部落之一。”
一群老翰林,很快便查詢到關於納哈部的起源。
這些起源,哪怕現在的納哈拙,可能也未必知道的如此清楚。
那畢竟是千年前的事情。
代代相傳,口口相傳,最終傳到納哈拙的耳朵中,未免有些失真。
甚至納哈拙本能的認為。
從這片草原開始之前,納哈部就已經是這片草原上的統治者。
直到這邊草原化作沙漠,納哈部依舊是這裡的統治者。
慶人的世族想要萬世不移。
納哈部卻覺得慶人們該向他們學習,方能建立萬世不移的大族。
殊不知。
納哈部只是學了慶人世族的皮毛。
只說過草原上的環境單純,這點皮毛就已經夠他們延續千年之久。
草原上的強者,往往自恃強大導致滅亡。
一個人強壯的時間,終究是有年齡限制的。
就如同當今的北胡大汗,年輕時是草原上公認的強者,可是他年邁了,就有更年輕的阿術去挑戰他的地位。
可納哈拙不同。
沒有人能挑戰納哈拙智者的地位。
但凡有機會的,也會被納哈拙提前察覺,而後派遣給他無比艱鉅的試煉。
然後那年輕智者的結局,便只會是死亡。
除非那名年輕的智者,是納哈部的後代。
這就是所謂的權利。
誰掌握了權利,就會讓這權利在自己的手裡永遠的流傳下去。
直到被後來者推翻。
“從大寶末年開始,直到如今,納哈部依舊牢牢佔據草原第一智者的身份。”
“他們的牧場越來越大,實力也越來越強,卻始終能與北胡歷任大汗保持穩定的關係。”
“這似乎與納哈部強大的姻親體系有關。”
皇城內的翰林們不斷尋找著關於納哈部的蛛絲馬跡。
而越看,就越發現納哈部的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