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給秦風當侍衛的,個子更高,用遼地的計量單位,基本人人都瀕臨一米九。
再加上戰靴以及髮髻的增高。
人人基本達到兩米。
這對碼頭的官吏們而言,自然是壓迫感十足。
遼兵的壓迫,給寧地與秦地侍衛看的一愣一愣的。
“兄弟,這是京都,得給京都官員一些面子。”
寧王侍衛拉過一名遼兵,很小聲地說道。
意思很明顯。
到了京都,不能太張揚,容易得罪了人。
可那遼兵根本不管。
“我等以保障遼王安全為第一要務。”
“這是京都,哪有不開眼的敢來找遼王殿下的麻煩?哪裡會有什麼危險?”
只是遼兵依舊不管。
直到秦風與秦樉秦棣靠近之後,那群市舶司的官員呼呼啦啦的全都跪下。
“臣等江寧市舶司署官等,叩見遼王殿下!”
大慶官員,見到藩王,禮當叩拜。
這是慶皇定下的禮儀。
就算京都的官員,也不能違背這禮。
至於江寧市舶司,就是掌管長江碼頭運輸的衙門。
長江遼闊,是京都北方最天然的屏障,想要過去,最好的選擇就是坐船渡過。
至於江寧。
則是京都的古稱,如今是京都一處區域,在長江南。
只不過為了方便管理,將江北一片區域也劃給了江寧。
這方便對長江兩岸的治理。
畢竟無論長江還是黃河,都是兩條大龍。
無論哪條氾濫,都會造成無比恐怖的後果。
好在。
長江素來比較安寧。
這近千年來,也就千年前出過一次大水患,剩下的千年內,基本都安安順順的。
這也是長江以南,為何能發展越來越好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