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倭國,秦風安排了許多。
哪怕面對北胡,都不曾這般用心。
秦風用心,遼人更用心。
除了發展之餘,就剩下如何去應對倭人了。
遼地距離倭人不算遠的。
從遼南半島出發,抵達倭國用不了多久。
就隔著一片海。
只不過礙於海運問題,導致對倭國的瞭解不夠。
倭國的浪人敢乘坐小船渡海。
遼人卻不想將性命交給那海洋上無情的風浪中。
必須建好新的造船廠!
遼地遍地木材,幾百年上千年的木材遍地皆是。
除了遼地外的,還有更北方的東胡地。
這片土地上,最不缺乏的,就是資源。
可以盡情揮霍,甚至足夠全大慶用上幾百年,上千年的資源。
可謂豐富至極。
在修建新城的同時,船塢也必須造起來。
缺乏造船匠人沒有關係。
以遼地給予匠人的優待,沒有任何匠人能抵抗住遼地的誘惑。
在大慶。
匠人處於社會底層,朝不保夕,只比商人好一點點。
可在廣寧城中。
好匠人的地位,那絕對是廣寧城地位最高的一批人之一。
在廣寧城。
一切以絕對的實力說話。
無論哪一行業的頂尖者,便代表著擁有了絕對的實力。
秦風此去京都,更是為此做足了準備。
七月中旬,寧王終於將封地內的事兒處置完畢,率領五十名親衛抵達了廣寧城。
一入遼王府,寧王秦棣更是激動的不行。
“老六,厲害啊!”
“三十萬北胡兵,全被你吃下了,幫了三哥大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