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
西南捷報不斷傳來。
照著這個發展下去,可能秋天時候,大理就徹底被納為大慶國土了。
有西南大勝。
未來太子之位不可動搖。
最關鍵的。
是慶皇透過這場戰爭,完成了一次權力的交接。
讓屬於老秦家的軍隊,徹底承認太子的正統地位。
慶皇憑什麼能坐穩在皇帝的位置上。
靠的就是軍隊。
只要這些軍隊還在,他的皇帝權威就永遠不會動搖,能夠保障百姓安穩生活。
軍,才是一個皇帝真正的根基。
而那些官員。
屁用不頂,全都是蛀蟲。
軍人治理國家,反而是最有效果,實力增長最快的。
因為行伍出身,往往行動能力極強,不達目的不罷休。
但也容易出現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就跟胡人一樣,興也勃焉,亡也忽焉。
寧為太平犬,不做亂世人。
對於普通百姓來說,最好莫過如此。
當然,對於大慶這個體量來說,如真走上帝國般的盲目擴張道路的話……
整個世界不夠折騰的。
但問題是。
擴張是能擴張到整個世界,可問題是怎麼管?
封建皇朝的資訊速度全靠戰馬傳遞,情報傳遞不及時,遠方的封疆大吏很容易就成為諸侯王。
朝廷。
也很難真正影響到。
當年慶皇也正是有此考慮,才冊封諸藩王。
若諸藩王真有實力,慶皇是不介意他們盲目擴張,只不過這個想法很好,剛分封完就遭遇了朝廷諸臣的遏制。
沒有臣子。
希望再出現春秋戰國的時代。
得到了利益的大臣們,會將一切會妨礙到他們利益,或者未來會妨礙他們利益的,全都死死的按住。
無論是藩王還是誰。
故而秦樉被當做出頭鳥……
“也不知老六能不能扛得住。”
慶皇苦澀搖頭,如今他只能困守在這座宮城之內,徒增嘆息。
這皇帝當的。
遠不如大將軍來的更痛快。
他有時真的想任性一把,全天下的徵集兵馬去支援遼地,順勢再將北胡人收拾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