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地的戰報,讓皇城內當職的百官議論不斷。
誰都想知這戰報真假。
可議論來議論去。
百官們赫然發現一個很驚人的問題。
“我們對遼地,對遼王,似乎一無所知。”
“長城外的環境,我們所知甚少,知曉遼王的訊息,甚至都不如知曉納哈部的多。”
對於遼地。
百官們所知根本就是一片空白。
有些關於遼地鐵甲製造的情報,也被慶皇隱藏了。
畢竟這事兒,沒必要弄的滿朝文武都知曉。
那些鐵甲,可是底蘊。
甚至關於廣寧城的環境,從那裡回來的人也並不怎麼多說。
他們知道最多的。
可能就是遼地有煤炭,因救助范陽城災民,被慶皇器重。
然後又補償性的給遼王一座范陽城。
“范陽城似乎被遼王治理的很不錯。”
“京都內出現的玻璃,也與遼王有關。”
“遼王愛財。”
最終,百官們得出了這麼個總結。
也讓他們很不明白,一個愛財的藩王,怎麼就跟無敵猛將扯上關係了。
“我們對遼王的所知,終究還是太少了。”
“汪相已經去拜見陛下了,回來後或許能給我們解開迷惑。”
遼地的事兒,最有發言權的,只有慶皇。
戰報一路入宮,暢通無阻。
只是到了殿前,由侍衛們帶著進入。
還未入殿,侍衛們便在殿外大吼。
“遼王大勝,斬首三萬餘!”
“遼王大勝,斬首三萬餘!”
原本正焦慮擔憂中的慶皇,噌的一下從御座上竄起。
一雙龍目更是死死盯著大殿入口,甚至焦急地向下迎了幾步。
直到那傳訊兵拜倒在大殿內,用沙啞且驚喜的聲音喊道。
“陛下大喜,遼王率一萬騎偽裝高麗兵夜襲成功,擊破六萬北胡東路軍,斬殺三萬餘。”
“另滅殺五千北胡精銳重騎,生擒東路軍主帥納哈奇王子。”
“王公公正押送納哈奇王子,以及五千北胡重甲在趕往京都的路上。”
傳訊兵一口氣說到後面,聲音已經微弱到快要斷氣了。
但這依舊架不住他內心的喜悅。
不知不覺間,慶皇為了聽的更清楚,已經下了御座臺,走到了他的不遠處。
聽到這戰報後,慶皇抿著嘴唇捏著拳頭,僵直了許久。
慶皇能夠感受到這一戰的兇險。
北胡騎兵不是吃素的,更何況還有核心的鐵甲重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