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六,父皇已歸,官員百姓夾道相迎,京都轟動。”
“可惜老六沒有歸來。”
“老五已被百官痛批,剝除王位,貶為庶民,囚禁在皇城內。”
“大哥會給老五弄點功績,想辦法讓他從囚禁中出來。”
“老五說想做商人,卻擔憂毀了宗室名譽,老六以為如何?”
……
關於京都的事兒,太子的信裡永遠是訊息最快的。
西南生事,太子似乎很忙。
給秦風的信也降低到了一天一封。
催促秦風學習這事兒倒是少了。
信中多抱怨政務勞頓,快連點私人空間都沒了,原本以為父皇回去會好些。
誰想到因為西南的事情,整個朝廷都快打起來了。
甚至近十名當朝二品,加起來五六百歲的官員在朝廷上進行了群毆。
六人因傷休假。
但西南怎麼打,基本已經定下來了。
由慶皇的義子沐帥監軍,藍國公統兵。
至於慶皇,因為百官再度阻擾,只能在後方押送糧草。
風雅點說,是在坐鎮。
秦風看完,將信遞給了寧王秦棣。
“三哥對西南怎麼看?”
秦棣仔細看過,最終道。
“沐帥是父皇義子,自幼卻是被大哥帶大的,教育的比我們還要更加嚴苛。”
“至於藍國公,是太子妃的舅舅。”
“父皇明顯趁著西南亂起這次機會,給大哥造勢。”
秦棣看的更加明白。
大理的胡梁王,基本就是如同狗皮膏藥一般的存在。
如今大慶南邊用兵三十萬,這人數簡直比慶皇來北地帶的兵還多。
一是因為南邊本就是大慶起家之地,兵本身就足夠的多。
二是為了保證此戰必勝。
不會對太子一脈不利。
“父皇在過渡皇權。”
秦風無比感慨。
自古帝皇,生怕自己的權利被分走,都想方設法的提防太子甚至是所有的兒子。
可慶皇,卻心甘情願的為太子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