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事如火,慶皇走的很急。
第二天早晨不等秦風起來,便已出發。
“陛下,真的不叫遼王嗎?”
王得水站在城門口,問著慶皇。
“他年齡還小,貪睡些,就不要叫他起床了。”
“陛下是否還有要跟遼王交代的事兒?”
王得水小心翼翼的詢問著。
慶皇嘴角勾起一抹笑容。
“老六做的遠比朕交代的更好,走吧。”
天剛亮,慶皇便已坐進了馬車中,在御林鐵騎的護衛下,向山海關內疾馳而去。
早點解決完西南的問題。
也早點解決完朝廷的問題。
等北胡滅掉後,遼地沒有了危險,讓老六在京都呆多久都放心。
再讓老六多生幾個娃。
慶皇也要享受享受天年之樂。
望著遠處正在復甦中的遼地,慶皇望著那一輪冉冉升起的旭日,不由勾起了笑容。
“朕離開京都,已經快半年了。”
“一個冬季,一個春季,從絕望迎來嶄新的希望。”
“大慶的未來,一切都會變得更好,北方也會變得更好的。”
道路極好,慶皇的馬車跑的更快。
遼地這特有的馬路跑起來也安穩舒服。
或許考慮到了馬匹膝蓋的原因,馬匹中間走的路是軟的,兩側則是硬化路面。
雙向四條硬化路。
對向的兩條分別是一兩匹馬從中間走的。
而四條最中間隔著寬的,正好夠遼王戰車五六匹馬疾馳。
當然八匹馬跑起來,也是可以的。
“回京了。”
慶皇一路情況,不到傍晚,便暢通無阻的跑到了范陽城。
“這麼快。”
慶皇再度感慨硬化路面的好處。
影響馬車速度載重的最大問題,就是容易陷入到鬆軟的坑裡,往往要人推車才能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