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現在的發展趨勢,魏縣主想置身事外,有點不可能了,滿大街的傳言,嚴重影響了官府的威信。還有,據傳言說,太師米問天已經到了蘭陵郡!
魏縣主平復心情,緩緩道:“聽聞那吳二是個遊手好閒的破落戶,他的話不一定可信。”
“縣主說得對。”韓不為點頭道:“有一條太師的線索,卑職必須稟明縣主。”
“講。”
“有訊息通靈的家族說,太師已經在大名府了。。。。。”韓不為聲音越來越輕,只有魏縣主能聽到。
“什麼!”魏縣主震驚的半晌說不出話來,良久方低聲道:“你覺著有幾分可信?”
“卑職以為,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韓不為照著信上的話,複述道:“以太師的性格,如果在大名府,是一定要過問此事的。萬一那天來到霸城縣,現在大街上到處是謠言,官府威信受到嚴重影響,太師不可能無動於衷!縣主可能會在太師面前落得個辦事不利的名聲?”
“嗯……”一想到那位太師,魏縣主就渾身寒毛直豎。
魏縣主在‘應天書院’呆了幾年,可深知這位太師的厲害,玉京郡的大街小巷到處流傳著這個太師的傳說。
在傳說中,這位太師本是一介凡夫俗子,苦讀經書六十載,成就了二品文丹,之後的修行之路更是扶搖直上,沒人知道現在是什麼境界,但肯定已是大黃庭境。
在大商國,太師和楚先生,堪稱讀書人的兩大榜樣。
據說太師善看人心,太師統領巡道、巡察,負責監督各郡縣,聽聞一點太師到來的訊息,各府縣是一刻不敢大意……
從思緒中回過神來,魏縣主讓吳捕頭先下去,然後讓隨從把師爺請來。
他修為雖然高深,達到黃庭二境,但計謀上一般,大部分靠身邊的文士出謀劃略。
童師爺六十多歲,是個凡人老書生,教過書,算過賬,在衙門裡混過飯,據說小時候也是個神童,到了現在一事無成,連生計都困難,後來被推薦到魏縣主幕下做師爺。
“讀書,字字吟唱,句句深思。”
。。。
“晝夜不出戶,日以繼年,衣帶漸寬,終老不悔。”
童師爺正在忘情的讀書,聽說縣主找,趕緊來到公房,便見魏縣主在那裡一臉為難,似有什麼事委實難決。
“東翁,您找我。”
“先生來了,快幫我拿個主意。”魏縣主趕忙招呼他坐下,將方才吳捕頭所稟道與童先生。
“哦……”童師爺拂著鬍子,聽完後沉吟片刻道:“東翁,知道了那太師在蘭陵郡,我們不宜再裝聾作啞了,以免在太師心裡留下不好的印象,那東翁以後的前程就擔憂了。”
說著他眉頭一挑道:“這件事,牽扯極廣,一是牽扯到‘天匪’,二是有趙家向張巡道告狀,這裡面好像有隱隱的聯絡,如果東翁能查明,必然震動大商國!太師肯定會在君上面前提起你的才幹,將來定能扶搖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