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現在的修為到了什麼境界?”吳道田奇怪的問。
“具體的,我也不清楚啊!我們天殘門的修行功法,好像不修本命丹、黃庭丹這些。”瞎子道。
吳道田點點頭,據他所知,除了純粹的讀書人不修本命丹、黃庭丹。一些傳承悠久的門派,他們的修行功法自成體系,也不修命丹、黃庭丹,這些門派只修神通,根本不修境界,沒想到這天殘門也是如此。
一個擁有心眼通、順風耳神通的修行之人,差點被餓死,最後竟然淪落到給人算命。
“你下山後,幾天吃一次飯啊?”吳道田驚奇的問。
“剛下山的時候,有十多天沒吃上飯,實在餓的不行了,我偷偷的在一戶農田中扒了一個地瓜,一個老農拿著木叉子攆了我一里多地。”瞎子羞愧的說道。
一個擁有神通的修行者,連飯都吃不上,還讓一個老農拿著叉子攆,說出去太丟人了,看來這位主,在山上生活了百十年,根本不食人間煙火啊!
山上之人,不食人間煙火,只求長生大道,逍遙似神仙,但數百年後,仍難逃一捧黃土。
山下之人,利來利往,蠅營狗苟,只為滿足內心的慾望,不到百年垂垂老矣,含飴弄孫,走完一生。
各有各的人生要走完,這其中的道理,也許只有讀書人能說的明白。
此刻在一書院,一位青衣老者對圍在四周的弟子道:“修行之人,都是這天地間的寄生蟲,吸取血液供養自己,連那傳說中的三大不出世的仙門,在這塵世間都有附庸門派、附庸家族供養他們,若非有這些門派家族的供養,他們哪能高高在上,好像不食人間煙火的樣子。但也有一些門派一直不和外界聯絡,現在僅剩門徒三兩人,早晚都要斷了傳承。”
一位書生問道:“老師,傳說中,不出世仙門不都是仙人之流嗎?”
青衣老者道:“他們只是站的高而已,算不得仙人,看怎麼比較而已,有修為高深的,可以一年半載不吃東西,但吃一次東西,摺合成金銀來算就得數萬兩黃金,需要多少凡人養活。”
“有點實力的門派家族,都會建立自己附屬的王朝,就說兩個比較大的王朝,大商王朝、大殷王朝,說白了就是兩個大門派而已,值得一說的還有那琅琊郡,隱藏的更深,大隱隱於世,琅琊郡看似歸屬大商王朝,實則歸屬琅琊王氏家族專有。”
“修行說白了就是資源之爭,這山下之人,就是大量的資源,建立各王朝就是為了牧養萬民,這萬民就是最大的資源,就說這大商王朝,數百年前只是一個家族而已。有了天下的黎明百姓,才有了修行的根基。”
一位弟子躬身問道:“老師,那我們這些讀書人呢?我們體驗人世間的道理,感悟天地間的真理,我們也很少爭奪資源,我們算什麼?”
“我們算什麼呢?我們也是寄生蟲,但同時也是這天地的代言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就看你們能做到那一步了?”
“你們散去吧,半年後給我一份你們自己的答卷,我們讀書人也是爭資源的,爭的就是這天下的黎明百姓,如何讓萬民從內心尊重我們儒家規定的道德禮儀,這是你們需要做的功課。”
。。。。。。
第二日,吳道田正在屋內打坐練氣,左半夏掀簾子進來,笑道:“大人,送錢的來了。”
“什麼送錢的?”吳道田一愣。
“周糧商,”左半夏說著,奉上一張燙金的請帖道:“他來給大人送請柬。”
“無事獻殷勤。”吳道田掃一眼,請客的地方竟然在小秦淮,說道:“我今晚要回家吃飯。”
“那我回了他。”吳道田現在是戶房老大,自然不是誰都能見的。
“別急,”吳道田問道:“你為什麼說,他是來送錢的?”
“他應該是來求大人,把倉庫裡前幾年的靈谷賣給他的。”左半夏道:“每年新糧收上來,都會處理掉一批靈谷,換上一批新靈谷進倉。他每年都會來一遭。呵呵,這裡頭是有不少貓膩的。”左半夏現在以吳道田的心腹自居,自然知無不言。“糧倉裡的靈谷,不遇到災荒,是不準開倉放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