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方面,寶島省博物館那邊還是有他們的牛逼之處。
都是一家人,東西放在哪兒都一樣不是。
在天字罐底部的正中位置,有一個青色的天字。旁邊沒有雙圈,也沒有單圈,更沒有方框。
正底部就一個無框無圈的天字。
天字罐的來歷,就是從這個天字開始。
至於這個天字罐是幹什麼用的,明朝的檔案裡沒有記錄,正史野史和其他筆記中也沒有記錄。
唯一確定的一點,天字罐是皇家器物,而且屬於那種貴只有幾十個人才有資格用的器物。
天字罐的天字,是辨認天字罐真偽最重要的依據之一。
成化之各個朝代嘉靖萬曆都有仿製天字罐,包括康熙雍正乾隆兩父子時期也有仿製,帶著天字的瓷器總的不下三千多件。
這裡面的官仿官又要首推康熙晚期的郎窯。
郎窯的名字由江南西道巡撫郎廷極在瓷都做督陶官時候得來的。
他所做的郎窯紅天下無雙,價值極高,並不亞於唐英。
而且在這個窯口做出來的宣德成化器物,就連砂眼桔皮和書寫題款幾乎與真品一模一樣,以至於很多人打眼。
但凡是是人寫上去的字,那都是有蹤跡規律可行的。
摸到這個字的時候,金鋒輕輕閉上了眼睛。
這上面的字,藏鋒畢露!
什麼是藏鋒?
就是寫款識時在落筆和出筆時,將筆鋒收納在筆跡的中間,而不是外露在筆畫的邊緣。
這是中國書法中非常重要的筆法之一。
沒有人知道,金鋒在閉眼的瞬間,腦海裡已經將這個天字寫了數千遍。
腦海中同時出現了兩岸兩個故博七隻天字罐以及東瀛京都、第一帝國、大日不落帝國、琴島各個博物館的另外五隻天字罐的記錄。
十二個天字在腦海中急速運轉飛速撞擊在一起,最後重疊。
金鋒輕輕的睜開眼來。
這些標準的鑑定程式和動作出來,現場的人凝神靜氣,生怕自己的呼吸粗重一點就影響到金鋒的甄別。
天字罐,這個世界上上過手的人真不多。
包括那些有天字罐博物館的大專家們從青澀少年進去幹到牙齒掉光都沒機會摸上一次。
覃允華在旁邊靜靜的看著金鋒,同樣大氣都不敢出一口。
現場,只有他一個人知道,金鋒的珍藏中並沒有成化鬥彩的藏品。
沒見過實物,沒親自上過手,鑑定起這種鎮國級的重寶,真的太難。
從金鋒開始上手掌眼到現在,足足過了一分鐘了,這是從未有過的事情。
這讓覃允華非常的焦心。
而對面的袁延濤平靜的看著金鋒,神色無悲無喜,似乎對金鋒的鑑定手法毫不在意。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