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南王一生矜矜業業,忠貞不二,而且具備不凡的軍事才能,在數年前為我東萊國立下了偌大的功勞,雖說在前些年犯下了一些錯,但跟鎮南王以前立下的功勳相比,就可以忽略不計了,因此,朕以為,鎮南王乃是主帥的不二人選。”看著底下沉默的群臣,半晌,趙博才稍微平息了一些心中的怒火,緩緩的開口說道。
此話一出,整個朝堂頓時都炸開了。
鎮南王?
朝堂上的每一個人都對這個名字不陌生。
準確來講,這乃是一個他們誰都不願提起的名字。
“陛下三思,鎮南王其心可誅,區區天鳳國,可不值得我們冒如此大的風險。”群臣急忙勸諫,這次他們倒是同仇敵愾,一致對外,把矛頭對準了鎮南王。
鎮南王,乃是東萊國曆史上的唯一一位外姓王爺,早些年,其權柄絲毫不弱於葉家。
在全盛時期,就算當今皇帝趙博也要給他幾分面子,幾乎無人敢跟鎮南王為敵。
因為,但凡是得罪鎮南王的人,都付出了慘烈的代價。
鎮南王暴虐,有著萬夫不敵之勇,在戰場上,敵軍送了他一個千人斬的外號,意思就是鎮南王一人可斬千人。
在對外擴張的過程中,鎮南王付出了不可磨滅的功勳。
正是因為那些功勳,鎮南王羅逵才被授予東萊國第一位外姓王。
當初,可能是耀眼的光芒與顯赫的地位,讓鎮南王一時間衝昏了頭腦,竟然公然抗命,不尊皇帝,這乃是任何一個帝王都無法忍受的事情。
於是,接下來就上演了奪權的一幕。
鎮南王雖說權勢滔天,可他的一切都是皇帝授予的。
就這樣,鎮南王很快就失去了手中的實權,地位一落千丈,只是保留了一個外姓王爺的虛名。
要說當時出力最多的人是誰,自然非朝堂上的群臣莫屬。
按照鎮南王睚眥必報的性子,一旦對方重新崛起,勢必不會有他們的好果子吃。
鎮南王雖說遠離了他們的生活,但那份凶神惡煞的面容,卻一直縈繞心間,成為了他們永遠的陰影。
皇帝莽撞,可是群臣們可不傻,如果讓鎮南王重掌權柄,那接下來要遭殃的可就是他們了,而且,鎮南王其心可誅,誰知道對方會不會埋怨陛下,然後跟天鳳國同流合汙,如果鎮南王臨陣倒戈,那還了得?
因此,無論從哪一個角度上來看,群臣都絕對不容許鎮南王翻身。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們今天要是想不出一個可行的辦法,朕就把你們的腦袋都砍了!”趙博頓時龍顏大怒,其實當初懲戒鎮南王,還是受到了群臣的挑唆,否則的話,他也不會把事情做絕,最多也就是給鎮南王提個醒,敲打一番而已。
群臣們再次汗如雨下,但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已然無法挽回,他們只能冒著陛下暴怒的危險,殊死抵抗。
這時,一人上前道:“北部守護皇城的還有五十萬精兵,天鳳國的軍隊一時半會攻不破,陛下可下令,從邊境中任意抽調一個將軍作為平亂主帥,三百萬大軍合圍,勢必可以全殲敵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