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朕看,這北港的稅收事務,還是由海關選派人員進行檢討,看看是否真的有重複徵稅的事,如果有的話,該取消就取消,該退還就退還。
至於廈門以北港口前往東南亞的商船,朕覺得必須要在北港停靠的規定,倒是並沒有什麼不妥。雖然對你們個人是麻煩了些,但是把目光放遠一點,組成船隊一起行動,還是必要的。
朕覺得應該讓船舶保險公司發一條宣告,凡是不聽從各巡閱府安排,私自脫離航線貿易的船隻,其船隻、貨物損失不賠償,人員傷亡照賠。不過在出航前領取了探索新航線任務的船隻,不在此規定之內。”
皇帝想要派人收回他在北港的徵稅權力,雖然讓鄭芝龍有些不快,但他還是決定先順從了再說。而那些提出意見的商人代表們,互相用眼神交換了下意見,便向著崇禎表示願意接受皇帝的意見。
於是眾人便把注意力集中到了船鈔和保證金的問題上來了,對於這兩個問題,朱由檢也感覺有些為難,船鈔的收取雖然高,但是他也只能收到三分之一而已,另外三分之二則是用來貼補給被招安的海盜們的。
由於改變了徵收方式,因此今年的船鈔數目比起往年是大大的增加了。但是對於這些海商們來說,顯然就有些受不了了。雖然因為十八芝海盜集團的被招安,海上的安全大為好轉,讓他們節省了不少費用。
但是往年在海上遇到海盜不得不上供,這種損失他們是無法反抗的,因此也無法抗議。但是今年就不同了,這些錢全被皇帝給收走了。這些商人頓時就感覺到肉疼了,他們不敢向海盜抗議,但是對於向皇帝抗議,他們倒是蠻心安理得的。
一來,他們自認自己已經交過稅了,自然就不應該把船鈔的徵收標準提到從前的10多倍。二來,在東林黨人的宣傳下,天下人都覺得商人交稅似乎就是不應該的,而皇帝親自派人徵收稅款,就更是脫離了治國正道,是搜刮民財。
雖然崇禎是不認同這些商人所說的見鬼的理由,但是這些商人抗議歸抗議,並沒有以行動來抗稅,這個態度還是比較讓他喜歡的。
只要能夠收到稅,他並不反感讓這些商人叫喚兩聲。不過在明面上,他也並不打算硬頂這些商人,免得他們倒向那些頑固到頂的,堅持海禁的縉紳豪商那裡去。
再說了,他下令按照船隻大小徵收保證金。200料以下船隻,繳納保證金400料船隻,料以上的船隻,3000兩。
400料船隻大約排水量260噸,載重130噸左右。大明商船大多數便是載重90130噸之間的小船,只有極少數2000料的大船,也就是載重650噸左右的大商船。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狀況,主要還在於船隻越大,投入便越大,回籠資金就慢。畢竟除了日本、馬尼拉幾個少數港口之外,其他近海港口的市場容量有限,一旦運送的貨物太多,反而會造成當地市場價格下跌,導致賠本。
這種90130噸之間的船隻,運送的貨物一旦到港,很容易就能全部脫手,不必拖延時日等待大客戶的光臨。另外小船在海上的目標也小,在發現了海盜後容易掉頭逃離。
所以南方海關登記收取了675只商船的保證金,其中有432艘是這種百噸上下的船隻。而中央銀行代收的保證金,光是從這些船主手中就收取了近百萬兩。
考慮到這一點,他也不好意思對他們過於苛刻了。崇禎想了半天之後,便對著眾人說道:“對於你們剛剛說的船稅和保證金問題,朕一定會好好研究一下,給諸位一個答覆。不過要給朕一點時間,這樣吧,明天開會的時候,朕肯定給各位一個答覆…”
雖然皇帝沒有直接作出答覆,但是皇帝願意回去考慮一下,已經讓這些商人們大為興奮了。
他們覺得,只要皇帝能夠對他們提出的請求進行思考,並作出一個正式的答覆,都代表了他們這次上京沒有白來。
畢竟他們可沒想過,這些問題能夠一次性就獲得解決。他們只是希望能夠藉此建立一個先例,能夠保證皇帝同他們有這樣一種溝通渠道就夠了。
只要不斷的試探下去,他們相信終有一天,皇帝會對此作出讓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