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著山下走去的許心素,想著終於完成了皇帝的任務,把西班牙人在臺灣的據點都拔除了,心中頓時暢快了起來,把對郭慶的些許不快拋在了腦後。
輕而易舉的收復了西班牙人在淡水的據點,又從俘虜口中打聽到雞籠社寮島上,現在只有不到200人的西班牙人,和3、400名修築聖薩爾瓦多城的菲律賓土著後。許心素頓時以為,前往雞籠不過是又一次武裝大遊行。
但是他沒有想到,僅僅花費了兩年功夫,這些西班牙人已經在社寮島上建起了一座2層高的堅固堡壘,他們甚至還在加高第三層,並在城堡邊上修築圓形的稜堡,以增強聖薩爾瓦多城的防禦。
這座聖薩爾瓦多城的外形,看起來就像是邊長100米左右的菱形城堡,城堡的上方陡然往內收縮了近三分之一,大大減少了防禦的面積,再加上城堡處於島的最西面凸出部分,除了東北面外,其他方向都瀕臨水面,這使得這座城堡看起來更難被攻陷了。
而城堡緊緊扼守著雞籠港內的海灣,這使得船隻根本不能進入被社寮島包圍起來的海灣,也就不能在海上對它進行圍攻了。
這處島嶼實際上分成了三個部分,即社寮島主島、桶盤嶼、中山仔島,三島之間只有非常淺的水道分割,看起來倒像是一個大島被摔成了三瓣一般。不過社寮島同臺灣本島之間,倒是隔了一條狹窄的水道,可以容納2、30噸的小漁船透過。
三島合併起來的形狀就像是一個7字,西南長端的根部同臺灣本島只隔開一條不寬的水道,而西北短端正對著海灣對面的突出角。
看起來就像是一個人伸出了雙手想要擁抱這片海域一般。一泓碧水就這麼靜靜的躺在了社寮島的懷抱之中,成為了一處天然的避風港。
聖薩爾瓦多城,就突兀的豎立在了這7字的短柄上,看起來同周邊的美麗景色完全格格不入。
當許心素同彼得兩人帶著20多艘船隻組成的龐大艦隊,出現在雞籠港外的海面時,站在城牆上放哨的西班牙士兵已經敲響了警鐘。
島上正在工作的西班牙人同菲律賓土著,在聽到鐘聲後,立刻丟下了手中的活計,向著城堡拼命奔跑了過去。
許心素來的時機還真是不巧,他原以為聖薩爾瓦多城只有不到200白人士兵,和一些沒什麼戰鬥力的土著人。
但事實上卻並非如此,就在前幾天攜帶著補給的“聖胡安號”,在拖延了約定補給期半個月後,終於抵達了雞籠港。
“聖胡安號”是一艘500多噸的西班牙大帆船,它裝備了24門先進的火炮之外,船上還有一隻119人的小型軍隊。在海上,這就是一隻令人生畏的力量。
整個馬尼拉總督區,類似於“聖胡安號”這樣的大帆船,也不過只有六艘而已,而其中必有兩艘行駛在馬尼拉墨西哥航線上。
當彼得率領的三艘夾板帆船看到這麼一隻大帆船被自己堵在了雞籠港內,頓時變的興奮了起來。
幹掉了這艘大帆船,就等於讓馬尼拉總督區損失了四分之一的海上力量,西班牙人在東南亞的勢力就更衰落了。
然而,對比起這艘大帆船,荷蘭人同明國的聯軍反倒是有些下不去手了。
他們想要衝進雞籠港俘獲這艘大帆船,就要預備被聖薩爾瓦多城的炮火襲擊。不管是彼得還是許心素,都沒有信心面對城堡和“聖胡安號”形成夾角的炮火覆蓋下,能夠衝進這段狹窄的航道。
事實上,如果不是把“聖胡安號”堵在了雞籠港內,兩人都沒有信心能夠攔住升起船帆的“聖胡安號”。
巴達維亞總督昆,想要藉著這場戰爭挑起中國同西班牙人的矛盾,從而減輕西班牙人對香料群島的壓力。
因此他派出的不過是3艘300多噸的武裝商船而已,這些商船上的大炮也就12門,且都是荷蘭海軍中淘汰下來的舊貨。
這三艘武裝商船對付那些火炮數量稀少的亞洲船隻大約是足夠了,但是對付一隻完全武裝起來的馬尼拉大帆船絕對是不夠的,畢竟大帆船已經非常接近於專業軍艦的效能了。
至於許心素手下的船隻,大多是近海航行的商船,只有他自己那艘戰座船勉強裝了8門佛郎機,可以當做軍艦使用。他手下那些船加起來的戰鬥力,真論起來還不及彼得手上的三艘。
而社寮島附近的海岸,怪石峻巖,礁石林立,海風和海水的侵蝕下,有許多奇巖怪石般的景色,但是唯獨不適宜登陸。
社寮島同臺灣本島間那條窄淺的水道,雖然可以讓許心素手下的幾條船透過,但是在水道的另一端,卻有著另一艘夾板帆船堵住了水道出口,顯然是絕了他們偷襲的夢想。
有這條夾板船守在這裡,甚至連他們上岸繞道,從陸地上架設浮橋進攻社寮島都變得困難了。更別提在島上臨近水道的邊緣,西班牙人還修了一道木柵欄。
彼得試圖讓自己的船隻先攻下聖薩爾瓦多城,但是這座城堡正面的海域過於狹窄,船隻轉身不便,他根本無法發揮船隻數量上的優勢。
加上他船上的大炮還不及西班牙人的大炮射程遠,在捱了一發炮彈之後,彼得不得不撤離了海灣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