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萬多匈奴精騎,猶如被泥石流衝擊的房屋地基,速度不快,退勢不可逆。
若不是匈奴軍中也猛將入雲,只憑休各一個人,絕對支撐不住。
“嗚嗚嗚嗚~~~”
十五里外,修建在山頭上的匈奴營寨,傳出嘹亮且高亢的號聲。
匈奴的預備隊出來了。
雖然只有一萬多騎兵,卻位置更好。
先前在雁門關外,是秦軍位置更高,從山坡上往下衝。
這會兒追到匈奴營寨外,卻是山坡上的匈奴騎兵以逸待勞,居高臨下。
即便如此,秦軍也沒撤退。
雙方彷彿兩條百丈長的蛟龍,在血肉泥坑裡糾纏在一起,拼命撕咬、摔打。
是一種很有秩序的混戰。
只要兵道軍陣沒被打散,即便區域性戰場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整體上依舊涇渭分明。
如果軍陣被打散.充當匈奴先鋒的黑狼騎兵,第一個被打爆。
三千黑狼騎兵沒有全軍覆沒,卻直接在戰場上死亡超過三分之一。
軍陣中的將士心態崩了、力氣也耗盡了。
調轉方向,朝著營寨狼狽狂奔。
在此時的戰場上,黑狼騎兵絕對算得上精銳。
之所以這麼快潰散,主要是先前消耗過大。
維持軍陣之力也需要力量。
施展軍陣戰技時,類似武者放大招,消耗更大。
當初小羽和幾十個妖兒妖孫在天河水渦中狂奔,都沒怎麼打仗,只維持軍陣逃命,都要弄三班倒,讓他們休息。
戰場上搏殺,力氣和內力的損耗,肯定是最大的。
之前黑狼騎兵與蒙毅單挑,蒙毅大概沒損失什麼精力,他們卻化為“軍神”形態,處於最高強度的狀態中。
等大戰開啟,他們便最先堅持不住。
雖然擔任先鋒的黑狼騎兵衰了,潰散了,匈奴整體戰局戰場上的局勢,對匈奴也十分不利,只是匈奴沒全面大潰敗。
還是先前“泥石流衝擊房屋地基”的比喻,他們在緩慢卻堅定地走向大崩潰。
小羽大致掃了一圈。
即便在相互膠著的戰場上,匈奴與大秦的戰損比也超過了三比一。
匈奴軍陣與大秦軍陣硬碰硬,誰都沒有地利與人數優勢時,至少要三個匈奴人,才能換一個秦人。
“這仗沒法打呀,秦軍不僅更猛,還有雁門關,軍隊數量也更多。”
小羽不太理解,今天的戰場上,匈奴人在戰術上沒半點問題——至少她看不出來哪裡有問題。
今天戰術完美,往日也不可能做得更好。
那麼,他們怎麼堅持到今日,怎麼敢來雁門關?
大概未時過半(下午兩點),一束血光從匈奴營寨門口射出,起初只有三尺長,不太起眼。
它猶如一條迅疾又靈活的游魚,在雜亂的戰場上來回穿梭。
“噗嗤噗嗤嗤~~~”
連續將五個大秦人仙將領切成兩截後,它吸收他們的精血,膨脹到了三丈長,兇威滔天,勢不可擋。
竟直接衝撞已成型的軍陣,強行斬殺軍陣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