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第二玉蟬”的出現,代表了佛門中某些大佬的態度與決心,一定要弄死她的決心。
時隔一個月,大河中的無邊“深坑”已經被河水填滿。
小羽和防風祭浮出水面的過程中,還見到不少巫人在附近轉悠。
防風祭現出原形,跟幾個相熟的巫人打招呼,告訴他們有一個鯨墟被天神打入“天河窟窿”裡,目前正在演化成為小世界。
之後他拒絕了巫人們的邀請,帶著小羽繼續往西方疾馳。
旅途中,見防風祭對“真心本性”很感興趣,小羽又詳細向他傳授了自己的佛法感悟。
在水裡遊了大半個月,小羽終於見到了“瑤池靈泉”。
靈泉位於兩萬多里深的“河底”。
卻不是從河底挖出一口泉眼,而是從方圓無數里的天河中聚集“萬水之精”,灌入下方的窟窿,形成一口靈泉。
這個窟窿在吸收天河之水中的精華靈粹。
並不是單純吸收河水中的靈氣。
小羽感覺它都嫌棄水靈力太低階。
“萬水之精”是小羽跟隨防風祭在周圍遊蕩幾千裡後,自己想到的詞。
俗話說“百川歸海”。
天河卻是“萬海”之歸墟。
透過水渦或者別的通道,人間的江河湖海,有很多都與天河直接相連。
比如古代的薊河,如今的黑龍河。
黑龍河又連線眾多河流,甚至與流沙河之間,也存在地下河通道。
比如風吼灣的“深淵”。
每一條河都有自己的靈性與精粹,河中的靈粹隨著河水穿過水渦,進入了天河。
無數人間大河大洋的靈粹,都融合在天河裡。
王母娘娘用“髮簪”挖出來的靈泉,專門吸收這種靈粹。
或者說,隨河水流入天河的“人間靈粹”,被此處的“瑤池靈泉”吸引,並融合在一起,成為特殊的靈泉水。
小羽稱之為“萬水之精”。
“天河多大多深,你如今也見識過了。從人間江河流入天河的水,能有多少?像是一滴水,落入了大洋,你能感應到其中的靈粹?”
雖然小羽說得頭頭是道,防風祭還是十分懷疑。
“如果‘大河靈粹’分散在天河中,我肯定啥也感知不到。可你看那兒”
小羽指著兩百里外的淡青色光柱,“萬水之靈粹都集中到了一起,形成了一口泉眼.這麼明亮,肉眼可見,你感應不到?”
天河倒不是黑洞洞,畢竟“上方”佈滿了星辰。
只是星辰之光如同極光,沒辦法將天河照耀得透亮。尤其是天河很深,深入河底,幾乎只剩下朦朧的熒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