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胡楊很清楚的知道,世界絕大多數的事情,都不能保證所有人都滿意。
所有他只要滿足絕大部分人滿意就可以了。
“楊哥,我會告訴他們的。”郭明天說道。
鄭潔低頭想了想說:“理事長,我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計劃書上只有藏區農牧區的寄宿學校的資料,那麼非農牧區的呢?我們是否也將他們納入這個計劃中進行資助?”
相比農牧區的,非農牧區的人生活條件相對而言會好一點。
但底層的人也好不到那裡去。
“可以,不過目前先進行農牧區的,若是一切順利的話,明年九月份再將非農牧區的也納進來。”胡楊沉思一會說道。
還是基金會的人手不夠,而且也太年輕了。
當然,若是他向上面申請人手,絕對很多人回來。
但胡楊不想要那種老油條,也不想讓某種風氣帶到這個新生的基金會中。
而且郭明天和鄭潔想必也不想看到這種情況發生。
“我之前說的那個獎學金,你們覺得怎麼樣?雖然說我們基金會想要讓所有的孩子都能夠在學校裡安心讀書,但是總有那麼一些學生不喜歡學習的。”
“畢竟強扭的瓜不甜,在最基礎的保證下,讓那些優秀的學生能夠獲得更多的資源,以後他們走出社會,或許能夠反哺基金會也說不定。”胡楊說道。
這話郭明天他們都認同。
按著牛頭喝水勉強不得!
本來就是資源緊張不夠用,還將大把資源浪費在那些不想繼續讀書的學生身上,是很大的浪費。
也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胡楊他們只能儘自己最大的能力在他們願意繼續讀的前提下保證他們能夠有書可讀。
這便是楊樹教育慈善基金會的最終極目標之一。
“這個可以,不過採取怎麼提供獎學金的方式要仔細商量一下,是按照排名還是按照分數?亦或者是按照一定的比例,這些要仔細考慮過。”郭明天想了想說道。
“嗯,你看看能否安排人手去處理獎學金這事,儘量在期末考試之前將細則拿出來,若是沒有大問題的話,就儘快實施。”胡楊說道。
“沒問題,這段時間我會繼續招人的,基金會現在到處都缺人。”
胡楊聽到郭明天的感慨,笑了笑沒說什麼。
他和自己一樣,都是一個寧缺毋濫的人,特別是人品問題。
“不過獎學金的金額儘量高一些,讓能夠拿到最高那一等的學生可以完全負擔的起他在學校的支出。”胡楊建議道。
他的聲音有些飄忽。
因為他想起了前世一個女同學,從小學到初中都被她強勢的鎮壓,萬年老二那種.....
那時候最終極的目標就是能夠拿到第一名,比她考的好。
可惜正當他總分僅差五分就能夠追上她的時候。
但她卻因為家庭困難的緣故而輟學了,這是胡楊最大的遺憾。
沒了目標,人也就有些迷茫,成績也不斷地的滑落....
所以他不希望有學生因為家庭條件苦難,但成績非常好的情況下而輟學。
“這個沒問題,我們會安排好的。”郭明天聽到胡楊的聲音有些不一樣。
雖然不明白為何,但並不妨礙他認可胡楊這個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