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房間,將手中的毛巾隨意的扔到旁邊的椅子上。
小心翼翼的將扎西送給自己的禮物放在桌上,看著外面包得整整齊齊,但從布與布之間的縫隙還是能夠看出來。
扎西送給自己的禮物,是一塊木雕。
之前他也說過的。
也不知道上面雕刻的是什麼,胡楊還是非常好奇的
輕輕的解開外面那層布,珍而重之的將它摺疊好放在一旁。
這張五彩斑斕的布,值得胡楊這輩子好好珍藏它。
目光落在木雕上。
瞬間,胡楊怔住了,他眼中露出難以置信的神色。
雖然之間他想過扎西送的禮物上應該刻著簡單的幾句佛偈(foji),亦或者是幾句祝福的話語。
但是怎麼也沒有想到,扎西送的竟然是木雕,上面刻的竟然是這個。
因為木雕中刻的東西的竟然是胡楊再熟悉不過的。
木雕從左往右看,最左邊是一個高大的身影站在講臺上,手裡拿著一本書,然後是一個扎著馬尾辮的小人兒,緊接著是三個小傢伙坐在一排上桌子後面,端正的做著;後面一排同樣如此,最後一排只有一個人。
看到這些,胡楊還能不明白嗎?
拿著書本的那個很顯然就是自己,雖然雕刻的容貌模糊不清,但胡楊還是能夠一眼就認出那是自己。
扎著馬尾辮的就是學前班小朋友卓瑪了,雖然只有後背的樣子,仍舊能夠感受到她的活潑和可愛。
第二排中,有一個特別形象,特別傳神的,一眼就認出是扎西了,雕刻中的他還帶著燦爛的笑容。
而和他同排的旺堆和桑姆,則也被模糊化了。
後面的自然是三年級的央金她們,最後那個不用說了,肯定是尼瑪。
胡楊忍不住伸出手輕輕撫摸著上面的凹凸不平。
他有一個疑問,這木雕真的是扎西用五塊錢請人雕刻的嗎?
胡楊真的不敢相信,但他絕不會認為扎西還做了什麼壞事。
因為如果他真的幹了,在打他的時候,絕對是瞞不住胡楊的。
所以他可以肯定,這雕刻真的是扎西用五塊錢讓人雕的。
另外還有一點就是,幫扎西雕刻胡楊上課時候的情景那個雕刻人絕對血虧…..
同時,胡楊看著這塊雕板,眼中滿滿都是感動和欣慰。
這也是對胡楊這十年的支教最大的肯定。
學生沒有厭煩,也沒有痛恨老師,而是滿滿的不捨和依戀。
瞬間,胡楊覺得自己將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留在這裡,並非一無所獲。
妻子的遺願是胡楊在這裡堅持下去的最初動力,但後面的日子裡,難道全都靠它嗎?
很顯然不是,而是村子裡的人將他當做自己人,學生尊敬愛戴自己這個老師,這才是後來胡楊堅持下來的最主要的原因。
而此時,在自己即將離開的時候,學生送給自己的禮物竟然是他上課的情景。
胡楊能不感動嗎?
誰不希望自己的付出能夠得到回報?
不管是物質上的還是精神上的,都可以。
而這塊木雕雕板,是胡楊最大的收穫之一。
右手摩擦著上面的雕刻,胡楊的嘴角泛起了一絲微笑。
與此同時,一顆名叫慈善教育的種子出現在胡楊的心底,在適合的時候將會成為生根發芽,將來長成參天大樹也未可知?
又看了看木雕中自己的,好像太過刻板了,要是自己會雕刻的話,或許改一下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