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易九霄奇怪的是,太陰之地如此之冰寒,應該將整個海域都凍住才對。
但並非如此,周邊海水沒有結冰,海水的溫度和別處也相差無幾。
他不知道是因為太陰之地的嚴寒對海水無效,還是此地有什麼規則。
等到他靠近太陰之地一千二百丈遠的時候,發現前方的海水突然便消失了。
太陰之地就像被籠罩在一隻半圓形的氣泡中,氣泡的直徑恰好就是一千二百丈。
一股深入骨髓的奇寒朝著易九霄襲來,他趕緊退回到了海水之中。
因為他已看清了氣泡的造型,所以並沒有從半圓弧的頂部進入到氣泡內。
而是順著圓弧向下繞,到達了圓弧所在的平地上站立不動。
此時還是有大量的極寒之氣朝他侵襲,他只能在海水之中修煉疏浚掌抵禦寒氣。
隨即他用意念驅使著幽寒箭進入到氣泡內,讓幽寒箭去吸收太陰之地的極寒。
站在這八萬丈深的平地之上,他一邊修煉一邊思索著。
難道這就是海底嗎?他記得不歸島四位大長老說過滄海是沒有底的。
仔細一想,易九霄覺得這裡並非是真正的滄海之底,或許是海島之間的連線地而已。
只不過這連線地比較深,遠勝於大陸之上江河湖泊的底部。
想清楚了關於海底的疑惑,易九霄便開始想著如何進入到氣泡之中。
現在他還是周身被海水所包圍,身處在氣泡的最邊緣位置。
之前進入到氣泡的一剎那,他有種血液都結成冰的感覺,只能退出。
但是他很不甘心,有如此好的修煉之地,如果不能進入真的是暴殄天物。
突然之間他有了主意,可以讓身體的一部分進入,另一部在海水中。
那樣即便有問題,也不至於被凍僵在其中而無法移動。
於是他將小半個身子伸進到氣泡內,大半個身子留在了海水之中。
就在這氣泡的邊緣交界處,他不斷修煉著開天拳和疏浚掌。
開天拳和疏浚掌在修煉之時並不需要大幅移動,即便是在兩尺的範圍內都可以修煉。
所以他在修煉之時,身體的擺動不大,基本上可以保持身體在氣泡內外各佔一半。
在氣泡內的半邊身體因為極寒的影響,幾乎就要被凍僵。
另外半邊身體的血氣源源不斷地朝著另一側輸送,透過筋脈進行氣血之間的交換。
此時在易九霄的體內形成很奇特的氣血迴圈,跟之前奇經八脈之間的迴圈並不一樣。
奇經八脈的迴圈是環繞一週歸於丹田,再由丹田散發至全身的每一處。
但現在的氣血迴圈完全是橫向對流,血液流動完全改變了既定的方向和路徑。
那些橫向連線的經脈原本很狹窄,這一刻似乎在擴充,易九霄感覺全身舒爽無比。
如此過了兩個時辰之後,他便換個方向,兩邊身子對調了一下。
對調之後,血氣流動的方向相反了,又開始逆向衝擊著筋脈。
當然,筋脈的擴充也並非是一蹴而就,而是一點點地在增加著。
如果擴充得太快,有可能造成經脈的爆裂,反而是有害無益。
易九霄感覺到很驚喜,他真的無意之中找到了這樣的修煉之法,這是平常難以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