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府如此做,就是要給那些賢士一種感覺和印象,宣府的大門可以隨意進入,也可以隨便出去。
所有進了宣府的門客都是自由自在的,不會受到過多的約束和管控。
進了集賢館的大門,就是一座廳堂。
廳堂的擺設竟然跟茶館差不多,中間擺了幾張方桌,每張方桌配有四隻椅子。
桌子上都放著茶壺和茶杯,收拾得乾淨整潔。
一名家丁裝扮的人迎了上來,很客氣地朝易九霄行了個禮,問道:“先生請坐,請問所行何事?”
說完便將易九霄讓到一張桌子上坐下,同時倒上一杯熱氣騰騰的茶水。
易九霄點了點頭,說道:“請問這裡的管事在嗎?我找他有事。”
“我們的管事在中廳,我去請他過來,先生你稍等。”
家丁很有禮節,說完後就朝後面而去,看來是去找集賢館管事了。
片刻功夫,夥計就回到了前廳,在夥計的身後跟來了一位男子。
看面相此人三十多歲,身材高大,步履輕盈,神采奕奕。
剛跨過門檻,易九霄就看出了此人的修為,竟然是築基後期,氣息之強,很可能是築基八層到九層。
金丹修士鳳毛麟角,所以築基修士在各國已經算是高手了。
有些築基修士都建立自己的家族,甚至有些人還開宗立派,廣收門徒。
如果此人在朝廷供職,有可能做個四五品的官了,此等修為居然只是集賢館的管事。
這男子走到易九霄近前,滿面笑容,一抱拳,身形微躬。
只見他說道:“在下是宣府集賢館管事宣溫,請問先生高姓大名?”
易九霄也站起了身,抱拳回了一禮,答道:“在下宋易,梧州人,久聞宣府集賢館的大名,意欲前來投奔。”
“原來是宋先生,久仰久仰,宋先生請與我到中廳詳談如何?”
易九霄在宣溫的帶領下,從前面的大廳來到中廳的一間會客房。
坐定後,宣溫問道:“敢問宋先生是修真者還是讀書人?”
宣溫的這個問話純屬是客套,就在前廳兩人對話之間,宣溫就已看出易九霄不是修真者,是一個毫無法力波動的凡人,如此只能是讀書人了。
“蒙管事垂問,宋易因為靈根駁雜,無法修真,只能去讀書了。”
“噢,讀書也好,讀書人經論治國,不知宋先生是什麼功名出身?”
“慚愧慚愧!宋易讀書十數載,只因家貧,一直未參加科舉,目前尚無功名。”
易九霄不敢說自己有功名,無論是書生還是大書生,都有學籍可查,以宣府的地位,肯定能查出底細。
所以只能說沒有功名,讓他們無據可查,但是宣府能接受嗎?
果然,宣溫的眉頭就皺了起來,宣府向來都廣納賢才,不分修真者和讀書人,但也不是任何人都會收的。
能進入到宣府中的讀書人也都是大書生了,通常是國考中不如意、不得志的讀書人。
沒有功名敢到集賢館的,宣溫今天是第一次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