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玄幻魔法 > 天魔弈 > 第二十八章:國考

第二十八章:國考 (第1/2頁)

試卷發下來之後,易九霄首先仔細瀏覽了一下,居然跟之前考試要求不一樣。

州考縣考都是要求詩和賦各一篇,但這國考試卷居然無論詩和賦均可,也不限定篇數,只是要求不少於五百字,題材要求也很寬泛,描寫江河或者山川都行。

這看似寬鬆的命題,其實並不簡單。如果考生單純寫詩,也很難在幾個時辰寫出五百字的長詩,單純作賦,五百字的賦也不是那麼容易寫好的。況且只是作賦,是不是顯得太過單調,最後影響考官的評分。

易九霄思慮再三,覺得還是寫一首長詩和一首短賦吧,兩者兼而有之,才是考官最終的意圖。但他卻不想自己臨時去寫,還是採用前兩次的方法,借用名家大作。

他想起了唐代王勃的一首《滕王閣詩》,這首詩乃是描寫山水的經典之作,便寫在了答卷紙上: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至於詩中的滕王閣,肯定齊國沒有,別人若問起他,便說是自己杜撰出來的,反正也沒要求寫實。

既然用了王勃的詩,索性一事不煩二主,再借用一下王勃的文字,於是就將王勃的《滕王閣序》搬了過來,因為其中涉及很多人物和地名,易九霄還是沒有偷懶,做了刪節和改編。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儼驂騑於上路,訪風景於崇阿;臨帝子之長洲,得仙人之舊館。層臺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

... ...(略去數字)

見五百字綽綽有餘,易九霄停下了手中的筆,他倒沒有急於交卷。閒著無事,便偷眼看了一下場中,只見大多數人都在奮筆疾書,只有少數幾人在抓耳撓腮,似乎已竭盡思慮。

考場很大,幾十人在其中顯得很是寬敞,考生之間間距有五尺之多,且都有隔板分離。正常情況下,考生之間看不見別人的試卷,也看不見別人具體在做什麼。

唯有四名監考官員不斷在場中巡視,觀察著考生的一舉一動。

看了幾眼,易九霄就收回了目光,低頭看自己的答卷,他不想引起監考官員的注意。

雖然眼睛不敢多看,但他的神念卻放了出去,幾丈遠的距離都在他的神念觀察之內,一切都歷歷在目。他偷窺一遍了周邊幾個考生的考卷,發現解答是五花八門。

當他把神念伸到錦衣少年座位上的時候,突然發現了一個情況,只見這少年也在答題。

但是他答題跟別人不一樣,是將一張紙上的內容抄到自己的答卷上,已經快抄完了。紙上的內容正是今天試題的解答,也是一首詩和一篇賦。

易九霄頓時就明白了,這少年在作弊,定是之前就知道了題目,請人做好了答案並帶進了場中,然後只要將答案抄到答卷上即可。

這少年是誰?有這麼大的本事,居然可以預先知道國考的答案,國考要求是絕對保密的。

正當易九霄驚疑之際,這少年似乎已經抄完,他不像易九霄磨磨蹭蹭地混時間,直接起身報告考官說要交卷,他是本場第一個交卷的人。

易九霄又捱了一會,再等幾位考生出去之後才起身交卷,然後回到香桂坊的住處。

第二日考經論,題目是寫一篇如何與周邊各國相處的策略。

齊國周邊與之相鄰的有數個國家,不相鄰的更有上百國之多。國與國之間勾心鬥角,紛爭不斷,免不了生靈塗炭。如何處理好與這些國家的關係,成了朝廷最為頭疼的問題,同時也是很難解答的命題。

看了考題的背景介紹,易九霄不由得想起了春秋戰國時期。齊國現在置身的環境與春秋戰國時期非常相像,群雄爭霸,諸侯割據。

在那個混亂時代也出現了一位位智者,其中秦國採用的“遠交近攻”策略,就是非常有效,極大地分化了敵國之間的矛盾,再進行逐個擊破。

最新小說: 兩界:我以武道問長生 都市之國術無雙 冥王的黑月光又掉馬了 萬仙來朝 喚神雷!畫神符!小郡主震驚全帝都! 玄幻:重瞳融合輪迴眼,一招一個須佐真龍 仙界兇險:我苟在高武亂世顯聖! 我的師父強無敵 天榜 最狂瞎子:退後我要開始斬神了 另類修仙的我,氣哭百萬修士! 巫墟 御獸從旅行青蛙開始 玄幻:開局吃軟飯,出世即儒聖 星墟道心 我功德無量,娘子是妖又何妨 從斬妖除魔開始鎮壓諸天 靈氣紀元之逆天主宰 陰陽聖尊 仙子不興煮,得用黑鼎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