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殿下,您真的確定尼古拉一世很快就要死去了?”澳門王家碼頭上,即將登船返回歐洲的保羅。德.多利亞大主教,在一艘掛著法國國旗的蒸汽輪船舷梯旁,突然停下腳步,然後一臉狐疑地轉身,看著羅耀國丟擲這個問題。
“非常確定啊,”羅耀國頓了頓,才接著說,“他指定活不過今年!”
這尼古拉一世在歷史上的死期是 1855年 3月 2日,可死因卻跟個謎團似的。一種說法是,這沙皇一看戰爭敗局已定,自己又拉不下臉來承受戰敗的恥辱,一咬牙,一跺腳,就喝毒藥自殺了,把那一堆爛攤子都扔給了兒子亞歷山大二世。另一種說法呢,是他突發心血管疾病,也有可能是借酒澆愁,喝多了可卡因酒,把自己喝死了。
羅耀國也拿不準到底哪種說法才是真的,不過有一點他是知道的,在歷史上 1855年 3月 2日那會兒,克里米亞戰爭的輸贏還沒徹底定下來呢。實際上,俄羅斯在 1855年 3月 2日之前遇到的最大挫折,就是被奧地利背後狠狠捅了一刀,沒辦法,只能從摩爾達維亞和瓦拉幾亞灰溜溜地撤軍。但俄軍早在 1854年 7月 28日就從這兩個公國撤出來了。這尼古拉一世要尋死早就可以死了,何苦非要等到 1855年 3月 2日,難道是在等一個“良辰吉日”?
而這場戰爭之所以大家叫做“克里米亞戰爭”,就是因為真正決定勝負的關鍵戰場在克里米亞半島,就在那個塞瓦斯托波爾要塞。只要這塞瓦斯托波爾要塞不被攻破,躲在裡面的俄羅斯黑海艦隊不被消滅,俄羅斯就還有繼續跟對手耗下去的本錢。耗下去就有希望嘛!法國人和英國人總不可能一直硬著頭皮在克里米亞半島跟俄國人打這種沒完沒了的爛仗吧?畢竟,法國老百姓支援拿破崙三世當皇帝,可不是為了把自家的小夥子們一批又一批地送到克里米亞半島去“填線”當炮灰的。
在沙皇去世之前的 1855年 2月,英法撒土四國聯軍那可是大張旗鼓地往克里米亞半島增兵,擺出一副勢必要拿下塞瓦斯托波爾要塞的模樣。對俄羅斯來說,這也是他們透過一場漂亮的要塞保衛戰來扭轉敗局的好機會。歷史上,塞瓦斯托波爾可是一直堅守到 1855年 9月才淪陷。也就是說,沙皇死了之後,這要塞又頑強地堅持了整整 6個月。這就說明英法撒土聯軍也不是穩贏不輸的。實際上,他們贏得非常艱難,而且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要是俄軍再咬咬牙堅持兩個月,等克里米亞半島的寒冬一到,那塞瓦斯托波爾要塞攻防戰就得拖到 1856年了。而且在 1855年 12月,俄羅斯在高加索戰場已經取得了決定性勝利,還一舉攻佔了土耳其東北方的重鎮卡爾斯。那地方在 19世紀可是親俄的亞美尼亞人的聚居區。得到了當地亞美尼亞人的支援,俄羅斯帝國就有底氣把戰火往安納托利亞高原燒了。
也就是說,如果在 1856年初,塞瓦斯托波爾要塞還牢牢掌握在俄羅斯人手裡,那俄羅斯很可能用卡爾斯的領土收益,來彌補一部分在歐洲丟的威信,還有奧地利背後捅刀造成的外交利益損失,然後籤一個對自己比較有利的和平條約。
當然啦,還有另外一種可能,克里米亞戰爭說不定會一直拖到 1857年。到那時候,印度民族大起義可就該轟轟烈烈地開始啦。要是英國人一邊在克里米亞半島和小亞細亞半島跟俄羅斯打得不可開交,一邊還要忙著鎮壓印度阿三的起義,那在東亞、東南亞這邊,可不就只能任由羅耀國“大展拳腳”,自由行動了嘛這想想都覺得太美妙了。
不過要讓克里米亞戰爭拖到 1857年,羅耀國還得再多使點兒壞招。哦,可不能說是“壞招”,這是在幫天兄姬督做事呢!唔,穆罕默德老爺子可不是姬督的人,他的教也不是姬督的教。
想到這兒,羅耀國嘴角微微上揚,笑著問身邊的紅衣大主教:“大主教,您覺得姬督現在是站俄羅斯沙皇這邊,還是站土耳其蘇丹那邊呀?”
保羅.德.多利亞一聽,眉頭瞬間擰成了個“川”字。姬督支援誰還真不好說,可拿破崙三世、弗朗茨.約瑟夫和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二世這三個天主教陣營裡最有權有勢的世俗君主,現在是齊刷刷地站隊支援土耳其蘇丹,就是不讓第三羅馬的沙皇收復第二羅馬的故都君士坦丁堡,簡直是臉都不要了!
可天主教會現在又能怎麼辦呢?來個“絕罰”或者“破門”?借他們幾個膽子也不敢啊,教宗還想好好活著呢。
“天使殿下,”保羅.德.多利亞琢磨了好一會兒,皺著眉頭,小心翼翼地跟羅耀國打聽,“是不是上面有啥特別指示呀?”
羅耀國神秘兮兮地點了點頭,那模樣就像藏著什麼天大的秘密:“上面的意思是,沙皇和俄羅斯的那些貴族,必須為他們這麼多年的邪惡和傲慢付出代價。不過呢,土耳其帝國也得走向滅亡。尼古拉一世這大方向倒是沒錯,就是太心急了,野心和實力還不匹配。總之,他就是個狂妄自大的混蛋,不過呢,他是姬督這邊的混蛋!您明白了嗎?”
保羅.德.多利亞聽了,連忙點頭,看樣子是真信了羅耀國能從基督那兒得到最高指示:“天使殿下,那我們該咋做呢?”
羅耀國一本正經地說:“這場戰爭可不能讓俄羅斯帝國輸得底兒掉。沙皇和俄羅斯的貴族在付出慘重代價,認識到自己的傲慢和無知之後,還得讓他們多少有點收穫。這樣才能讓他們堅定解放巴爾幹半島、君士坦丁堡和聖城耶路撒冷的信心!”
俄羅斯要是把心思都放在南歐和西亞,那在中亞、東北亞那邊就沒多少精力擴張了。畢竟,就俄羅斯那有限的實力,根本撐不起同時在東西兩線搞擴張,只能抓一頭。
保羅.德.多利亞猶豫了一下,看著羅耀國問道:“天使殿下,可您之前已經和包令先生達成了參加對俄戰爭的初步協議.”
“沒錯,”羅耀國點點頭,“因為英國、法國最後肯定能贏得這場戰爭。太平天國必須站在勝利者這邊,羅馬教廷也得站在勝利者這邊!”說著,他像變魔術一樣從懷裡掏出一本小冊子,遞給保羅.德.多利亞,“但是姬督指示我們,要在勝利者這邊幫倒忙!”
“這是.”保羅。德.多利亞接過小冊子,翻開一看,臉色“唰”地一下就變了。
這小冊子上的字不多,可每一個字都像一顆重磅炸彈,關鍵得很!上面寫的是一些能讓俄羅斯帝國打一場艱難、代價慘重,但還算體面的“小敗”的預言。而這樣一場“小敗”,對內是可以粉飾成勝利的!
羅耀國這時回頭看了一眼站在他和保羅、石達開身後的瑪利亞,然後對保羅.德.多利亞說:“主教,瑪利亞跟我說過,你和俄羅斯帝國方面一直有隱秘的聯絡渠道。你得透過這些渠道,把小冊子上的資訊,還有姬督馬上要召喚沙皇尼古拉一世去天堂的訊息,透露給俄羅斯那邊。可別一股腦兒把所有訊息都放出去,得逐步透露,吊著他們的胃口。”
“明白,我明白!”保羅.德.多利亞連連點頭,吊著人家的胃口才能蒙錢嘛!
羅耀國又道:“另外,你一定要跟俄羅斯方面講清楚,是我奉姬督的指示,給他們透露這些關鍵資訊的!一定要讓俄羅斯人知道,堅持下去,堅持到底,就能迎來體面的和平!而君士坦丁堡在未來,一定是屬於俄羅斯帝國的只要他們足夠努力!”
北京,恭王府。
恭親王正坐在自己的書房裡面瞅著一份寧古塔都統發來的摺子和一份朝鮮國王發來的摺子發呆。
這兩份摺子都報告了同一件事兒,就是大清的浙江巡撫左宗棠率領南洋陸軍第二鎮的一萬多名官兵,進駐了釜山口岸和海參崴口岸!
現在長毛正在攻打左宗棠的地盤浙江,而他這個浙江巡撫放著老巢不守,搭乘著英國人的輪船跑去了朝鮮國和寧古塔的地盤上這是要幹什麼?
北上伐俄?還是趁機抄八旗子弟的退路?
恭親王正感到頭疼的時候,忽然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就從書房外頭傳了進來,然後就是房門被人猛地撞開,恭親王抬頭一看,就見自己的岳父桂良正站在跟前喘著粗氣,手上還拿著一本摺子,臉上一會兒是惶恐,一會兒又是期待,非常複雜。
“老泰山,出了什麼事兒?”恭親王問。
“皇上.”桂良喘著粗氣回答道,“皇上可能沒了!”
“誰沒了?”恭親王問。
“皇上!”桂良說,“皇上在寶應大敗,他可能被長毛俘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