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豐皇帝拄著根柺棍,戴著墨鏡,在宛平縣城內的京畿練兵大臣衙門外的人山人海當中擠來擠去。
他這是微服私訪來了!
前幾日他不是聽懿貴妃的妹子婉貞說起了四九城的老少爺們現在都振作了,都想投新軍扛洋槍保衛大清朝了麼?
當時他就激動了!
咸豐皇帝到底還是個青年,他今年才堪堪二十四歲,體內還是有那麼一點朝氣和熱血的。所以聽說這事兒以後,就動了成全這幫自己人心思。
身為一個滿洲君王,咸豐當然知道他真正能信任的就是那群八旗子弟!最好還是世世代代吃鐵桿莊稼的老滿洲,而不是曾佳.國藩這樣臨時抬上來的新漢軍。
當然,僧格林沁這號放羊出身的蒙古王爺的忠心也夠嗆他說是皇親國戚,其實比曾佳.國藩強不了太多。他原來就是個放羊的,和八旗根本不搭邊,只是和科爾沁的一個郡王是同族還矮一輩,這當然也算不上什麼貴胄,蒙古科爾沁部是成吉思汗那會兒傳下來的差不多六百多年快七百年了。草原上到處都是博爾濟吉特氏,仔細論起來全都是一族的。
而那個郡王又娶了嘉慶爺的三女兒莊敬和碩公主,然後這兩夫妻死後沒兒子繼承。
後來也不知道是怎麼選的?反正僧格林沁就走了狗屎運,成了他倆的嗣子,從放羊娃搖身一變成了王爺,還成了嘉慶的便宜外孫,道光的便宜外甥,咸豐的便宜表哥。
就這份親情.實在也沒多親近。
把大清的安危都交給僧格林沁和他的科爾沁老鄉,現在也想想也不大靠譜.如果自己人真能振作,那大清才真有中興的希望。
不過他也知道如今這幫旗下大爺都不是很實在,也許就是在婉貞這個小丫頭片子跟前放一放嘴炮,實際上壓根就沒有投軍扛槍去打長毛的決心。
所以他今兒才帶著安德海,又從乾清門外叫了個膀大腰圓的老大爺侍衛,和加上幾個細胳膊、細腿的“大內高手”,換上便服,坐上幾輛馬車,悄悄就來了宛平縣城,就是要親眼看看到底有沒有八旗子弟來這裡投軍?
別說,還真有,而且很多,僧格林沁的衙門外頭裡三層、外三層的都是戴著瓜皮帽,穿著長袍馬褂的大好男兒,有些個還提著鳥籠子,面對僧格林沁派出來的戈什哈,一個個都毫無懼色,還大呼小叫.絕對是八旗子弟,不可能是裝的。
“僧格林沁,你憑什麼不讓爺們當兵保衛大清朝?你看看爺的腰帶是什麼色的?黃帶子.大清朝有我一份,我不保大清誰保大清?”
“好樣的!”
“大清朝有咱一份!”
“對嘍!”
咸豐拄著拐剛從人群中擠出來,就見一個矮胖子拎著自己的黃帶子堵著僧格林沁衙門的大門在嚷嚷,周圍則是一片叫好。
而僧格林沁手下的蒙古勇士一個個縮在那兒,別說打人了,回嘴都不敢人家是個愛新覺羅!
看到僧格林沁手下的兵都慫了,外頭的八旗子弟就更精神了,馬上又有一個精瘦的紅帶子站了出來,朝著練兵大臣衙門就大喝:“僧格林沁,老子的祖宗跟太祖爺打過薩爾滸,跟太宗爺幾次入關,還跟著世祖爺定鼎中原.老子可不怕長毛!
老子雖然不能騎馬射箭,但放個洋槍可難不倒老子!
你一個孛兒只斤,攔著我們這些愛新覺羅和覺羅,不讓我們扛槍保衛大清,是什麼居心?現在滿朝廷那麼多當官的都說要練八旗新兵,你為什麼縮著不言語?你想幹什麼?”
這話說的誅心啊!
咸豐心說:“不過也挺有道理的!這幾日上書請練八旗新軍的官員不少,可其中偏偏沒有僧格林沁”
“還能幹什麼?有野心唄!”
“我可聽說了,御史臺已經有好幾位大人參了僧格林沁,都說他京師練兵卻不用八旗,就是居心叵測!”
“什麼?他一放羊的,都當了王爺還不知足?”
“知足什麼呀,他可是孛兒只斤大汗的子孫啊!”
“哪個大汗?”
“當然是蒙古大汗成吉思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