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羅耀國率領的“北伐先鋒”進入衡州府境內後,明顯就感覺到士紳豪強的力量變得強大了,而且越往北走,士紳的力量就越強。
相對而言,天地會的力量就顯得比較薄弱了。
太平軍在永州府南部、桂陽州、郴州府一帶活動的時候,一般的鎮子都能不攻自破,只有一些府城、州城、縣城能抵擋一下太平軍的兵鋒。但大多在太平軍和天地會的裡應外合之下,輕易破城。只有和春、江忠源、鮑起豹等部上萬人駐守的零陵擋住了洪秀全、楊秀清的兵鋒。
而在衡州府境內,形勢雖不如在永州府南部、桂陽州、郴州府那麼好,但也還算有利。南邊的耒水沿岸自不待言,依舊是太平軍兵鋒一到,清妖、士紳望風而逃,貧苦百姓夾道而迎,大好男兒爭相入伍。
雖然羅耀國在每處市鎮都留了一小股武裝和幾名講士,但加入的精壯之士遠遠多於他散出去的人手。
所以當他的隊伍進入湘江沿岸時,人數已經從和蕭朝貴分兵時的五千人,猛增到了超過八千!也就是說入伍的新兄弟增加了三千餘人——這還是羅耀國不讓底下吸收太多的新兵,免得部隊因為擴張太快變得多而不精,要不然兵力增加的就更多了。
而隨著羅耀國帶兵進入湘江沿岸地區,情況就有些不同了。這一帶交通便利,平地較多,農業發達,養出計程車紳大族也就比較多了。而且太平軍在永州府、桂陽州、郴州府一帶已經鬧了三四個月,又是分田地,又是打土豪,還印了《反經》兩捲到處散發。“湘北”計程車紳當然有了準備,紛紛起了團練武裝。
在羅耀國率兵攻打湘江東岸的大埠市、雷家市鎮這兩個大鎮時,就遇到了些許阻礙,大埠市打了兩日,雷家市鎮打了三日。
這兩座市鎮在羅耀國的大軍抵達前,當地的豪紳團練就吸取了道州、桂陽州、郴州等地被太平軍裡應外合拿下的教訓,狠狠“清”了一遍,把鎮子內的天地會和叫花子都趕跑了,所以太平軍沒法靠內應破城,就只好強攻。
雖然都打下來了,損失也不算大,但是收穫很少。
這兩座市鎮都在湘江岸邊,而湘江對岸的地盤暫時又在那些“讀《反經》、忠大清”的土豪劣紳手裡,在羅耀國揮軍攻城的兩三天時間內,大埠市、雷家市鎮內的財貨和糧食就被他們轉移了,最後城破時還放了把火,只留給羅天使兩處廢墟。
而羅耀國手頭沒什麼水軍,兵力也不多,自然不可能渡江去取。
所以他就只能留了兩個卒的太平軍和幾個速成班二期的講士,試著在當地發動貧苦農人,然後就深入了長沙府境內。
而長沙府境內士紳團練的力量就更強了!
以至於羅耀國都沒去攻打湘江沿岸的朱亭、塗田、昭陵、淥口等大鎮,而是一路繞城而過。疾馳到了距離長沙不足百里的株洲鎮才突然出手,同時還命焦鴻、許月桂、波勇等人化妝成桂陽州的逃難士紳提前潛入株洲,又來了個裡應外合,打了當地豪紳團練一個措手不及。
這回總算是有所收穫了,得到了不少資糧,有了進軍長沙的本錢和立足點。
不過在率軍向長沙發起衝刺之前,羅耀國還有兩件比打長沙更緊要的事兒要辦。
“租子重,利錢高,近來貧漢難存活。早早開門拜太平,管教大小都歡悅”
隨著太平軍浩浩蕩蕩入城,《迎太平》的歌聲漸漸高亢了起來,這歌聲當中飽含著株洲鎮一帶的貧苦農民對分地廢債的渴望!
現在已經是農曆的八月下旬了,中秋節都過了!秋收季節馬上就要到來,而秋收.往往是農村的地主和佃農、貧農之間矛盾最為尖銳的時候。
因為秋收之後,就該繳租還債了!
租子那是真重,利錢那是真高.交不起,還不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