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王下旨,三更魂到;河神點兵,五更命亡。”
劉老先生話中的意思我不明白,可閻王我是知道的,這兩個字代表的就是死亡。
加上他臉上凝重的神色,更讓我心中覺得不妙。
“什麼意思?”
我沒多說,但劉老先生自然明白我問的是什麼。
他盯著龜殼,手還沒有停下顫抖,沉聲道:“這龜殼乃是傳說中的‘河神請兵令’,也叫河神令。”
“河神請兵令?”
我沉吟一句,搖了搖頭,確定自己從未聽說過這個名字。
“我從未聽說過呢。”
劉老先生嗤笑:“呵,別說你這小娃子,就算是我,也不過只是從我們撈屍一脈的古籍中看到過,哪怕是我師傅,也都從未見過的。”
聽到這裡,我意識到這“龜殼”真的是大有來頭。
可也沒有聽說過令牌有龜殼這模樣的,便又追問:“河神請兵令?有什麼作用?”
“傳說,咱們在河邊生長的人,活著不受神仙管,死了不屬閻王管,生死全在河中的河神手中。這河神的請兵令乃是如同閻王的催命旨,只要下了令,便是要請人入河為兵,而活人又如何能入河為兵,說白了就是要人性命,是一個催命符,而且根本無法拒絕。”
剛走了祭尸,又來了河神。
我真有種欲哭無淚的感覺,自己是有多麼的倒黴,怎麼就招來了這麼多的麻煩。
沉默片刻,我又帶著僥倖的心理問道:“您能確定,這真的就是河神請兵令,畢竟您都沒見過呀。”
劉老先生將手上的古籍和龜殼遞給我。
“你自己對比著看看吧,或許真是我老眼昏花看錯了。”
我接過那本古書和龜殼,對比著看起來,古書上的圖案是因為時間久遠而有些不清晰,但大體模樣的確是和龜殼一樣,而且在下面還寫著一行字。
河神點兵,點到五更,五更雞叫,我的兵到。
和我娘說的是一模一樣的話。
這行字的底下,有幾個行書的毛筆字,應該是有人後加上的,寫的是剛才劉老先生所說的那句。
閻王下旨,三更魂到,河神點兵,五更命亡。
我又檢視龜殼上面的細節和估計上圖案的區別,盯著仔細看了一番,某些紋絡古書上已經不清晰了,可能看清的完全對得上。
最重要的是,在龜殼內部的底板位置,寫了一句話。
這句話是繁體字,我上學雖不學繁體字,可也見過這種字,看著它的字形連蒙帶編也能猜個差不多。
寫的是一個日期,我覺得應該是:河歷坤年十月初九。
在農村日期一般是分公曆和農曆,也就是陰曆和陽曆,而這“河歷”是什麼,我不清楚,“坤年”又是哪一年,我也不知道,可十月初九卻是快到了,今天正是十月初五。
書上所繪的龜殼,底板位置隱約是有一行字,可看上去和我娘給我的龜殼底板的字不同。
我驚喜地指著,對劉老先生喊道:“看,快看,這底板的字不一樣,不是什麼河神請兵令。”
劉老先生一句話又讓我的心沉入了無底深淵。
“底板那裡的日期,乃是河神請兵的日期,這河歷坤年乃是一種特殊的記年法,現在早已經沒人用了,在你手上那本古籍的第二頁有記載,算下來今年便是坤年,也就是說,十月初九就是河神請你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