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衛芒並沒有去理會那些,被自己所驚走的小傢伙。
而是不斷的腦補出一系列的畫面。
然後改變著液體的形狀。
沙石泥土化作的圓球被衛芒捏成了另一把大劍。
然後左手右手各控制一把,然後“乒乒乓乓”的碰撞著。
不知過了多久,衛芒似乎是覺得有些無聊了。
畢竟,不知道是誰的人,曾經說過“兩個物體的組合是有限的。”
所以衛芒決定再搞一個,整出著名的三體問題。
衛芒轉過身,隨手從身後的樹上再扣下一小塊樹皮,化作液體圓球。
既然是要還原三體問題,那就還原得徹底一點。
衛芒直接把,漂浮在自己面前的兩邊劍也捏成了圓球。
然後控制著三顆圓球,沒有任何規律的相互旋轉。
而後衛芒似乎是又想到了什麼,乾脆直接讓這些圓球又化為了液體,但是依舊保持圓形。
然後控制著它們不斷的相互碰撞。
三體問題哪能不產生碰撞?!這一點都不合理對吧?
所以衛芒乾脆就讓這些液體圓球互相碰撞。
至於濺飛出去的水花?
碰撞總要有損耗的嘛,這很合理啊!
而衛芒看到這些液體圓球上,不斷碰撞所產生的波紋。
又想到了新玩法。
牛頓擺!
想到就去做!
這對於衛芒來說,並不是什麼難事。
衛芒又隨手從地上的草坪薅了一把帶著泥土的草。
然後控制著青草化作一個又一個的圓球,泥土化作框架與吊線,與一個個的圓球連線。
然後衛芒控制著最左邊的圓球向左抬起,在只保持液體形態的情況下讓圓球落下。
緊接著液體圓球之間開始產生碰撞。
被撞擊到的液體圓球上,產生波紋,透過波紋將撞擊力傳導給相鄰的另一個液體圓球。
而當最右邊的圓球被撞起,然後向下回落,產生第二輪撞擊的時候。
這些液體圓球上,第一輪撞擊所產生的波紋,還並沒有消退。
隨著一次又一次的圓球撞擊,圓球上的波紋的震動,顯得越發密集。
之後又不知過了多久,這些液體圓球之間的震動頻率,產生了共振。
共振一直在圓球之間持續著,直到某一個液體圓球開始破裂,接著第二個、第三個,直至最後,只剩下了相隔距離最遠的兩個圓球,是處於仍然未破裂的狀態。
衛芒用食指與拇指不斷的刮蹭著自己的下巴,希望能從中悟出個一二三。
然而思索了許久,也沒想出什麼所以然。
最終只能作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