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任傳承人從來都是言簡意賅、有事說事,幾句話就搞定了,壓根就沒有特地坐下來談的必要。
現在這是怎麼了?
難道是因為她明明能賣了雅典敲鐘人,履行完之前和工作室的協議條款,卻一直都拖著不願意賣呢?
“一開始,我對你有些牴觸,現在看著好像確實還挺合適的。”晉然又開口了。
這都什麼和什麼?
如果是買老大,就直接懟回去了,現在換成了買買買,就只敢在心裡面想一想。
“合適啊,合適就好。”買買買也不知道她合適了什麼,就是覺得自己應該要說點什麼。
可是晉然說的也不是一個問題,就只好沒話找話。
好在,買買買還比較擅長聊天,不然這個時候冷場,就有點尷尬。
“非遺傳承人,除了技術要過關,更重要的,是需要傳承。你來了半年,應該也又看到,工作室這邊,有安排學生的參觀,有上一些義務的課程,還有對鐘錶文化的推廣。”晉然再買買買坐下之後,才接著說:“這些都需要良好的表達能力。但是大師兄他就只會做,不會說。”
從年齡上來說,呂一洋是所有人的大師兄,但是從職務上來說,晉然才是工作室的傳承人。
所以晉然有時候會直接叫呂一洋,有時候也會和維修部的其他人一樣,叫他大師兄。
晉然的話,買買買並不意外。
她時不時過來工作室找老爺子的那幾年,老爺子就經常要出去推廣鐘錶文化。
除了讓中小學生來工作室參觀,老爺子經常要去文化宮、科技館、博物館等等的地方。
還會時不時地去職業學校,教授鐘錶維修的技藝。
“按照以往慣例中,一個非遺專案只能有一個代表性傳承人,這就是為什麼我會回來。但現在,這個規定正在慢慢改革,過不了多久,就可以是一個團隊了。”晉然告訴買買買。
呂一洋十六歲開始跟著老爺子學藝,到老爺子退休的時候,呂一洋的從業資歷也夠二十年了。
論技術,呂一洋完全沒有問題。
老爺子也有意讓呂一洋做繼任自己的非遺傳承人。
老爺子在去瑞士之前,幫呂一洋鋪好了路、弄好了申請報告。
結果,這個申請卻在八個月之後被駁回了,理由是,呂一洋缺乏足夠的代表性、權威性和影響力。
而獲得影響力最重要的方式,就是要開展傳承活動,培養後繼人才。
說直白一點,就是要時不時地出去給人上個課,講個解,座個談會什麼的。
奈何,呂一洋的語言表達能力極弱,半天說不出一句話來的那種。
大師兄的技術之好有目共睹。
大師用的語言能力之差,也有目共睹。
老爺子那時候已經去瑞士了,知道這個訊息,很難過,他覺得是自己讓非遺傳承人工作室後繼無人,還因此大病了一場。
晉然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臨危受命”,他承諾老爺子,一定會把他的非遺傳承人工作室延續下去。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