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繼隆交代著陳靖崇、王思奉。
二人聞言當即應下,而劉繼隆也返回了衙門,安心休息等待前往臨州。
翌日,如劉繼隆所說那般,天雄軍的王重任率領五百天雄軍精騎與三千民夫,驅使著馬車將十萬匹絹運抵隴西城外。
陳靖崇、尚鐸羅等人率領城中數十名旅帥及以上將領在城門擺上香案,等待接旨。
“劉使君呢?”
王重任下馬皺眉張望,陳靖崇卻作揖道:“我家使君數日前往河州去了,由我代領聖旨。”
見狀,王重任也沒有過多糾結,拿出聖旨宣讀道:“河臨渭三州防禦使劉繼隆接旨!”
“臣……領旨!”陳靖崇跪在了蒲團上,稽首聽旨。
“門下,聞河臨渭三州防禦使劉繼……”
王重任宣讀著聖旨內容,跪下的諸將原本十分激動,但聽到劉繼隆沒有獲得隴右節度使的官職後,立馬就小聲議論了起來。
若非劉繼隆提前交代過讓他們不要鬧事,他們恐怕會當場質問王重任。
饒是如此,他們的議論之聲也讓宣旨場面變得嘈雜。
王重任臉色一黑,卻沒敢喝止他們,只是硬著頭皮讀完聖旨內容,最後將聖旨交到了陳靖崇手上。
“諸位的官服及靴履、笏板都在馬車上,此外,至尊所賞賜的十萬匹絹也在此。”
王重任絮絮叨叨說完,陳靖崇也緩緩起身,用匣子將聖旨收了起來,隨後開始安排人馬搬運絹帛。
不到一刻鐘,十萬匹絹帛盡數搬走,王重任見狀也不逗留,而是趁著時間充足,率領人馬返回了武山縣。
與此同時,跟隨他們而來的陳瑛等人也得到了熱烈歡迎。
“陳瑛,好樣的!”
“小子,夠精神,這次你們辛苦了!”
“陳瑛……”
一時間,掌聲與誇讚聲將他們“淹沒”,陳瑛則是尷尬撓頭道:“對了,我還有一件事需要稟告刺史。”
“我帶你去!”陳靖崇示意他跟上。
見狀,陳瑛立馬明白了劉繼隆的去向,也知道了自家使君只是不想出來接旨而謊稱去了河州。
他跟上陳靖崇的腳步,不多時便前往了隴西衙門的內堂,並見到了正在書房練字的劉繼隆。
“刺史,陳瑛他們回來了。”
“進來吧……”
陳靖崇站在書房外作揖通稟,劉繼隆頷首示意他們進來,隨後放下毛筆,吐出一口濁氣後,立馬笑著走向二人。
“辛苦了!”劉繼隆拍了拍陳瑛雙臂,上下打量後笑道:“倒是在長安吃胖了。”
陳瑛聞言爽朗笑了笑:“遇到了個郎君,每日請我們去酒肆吃些飯食,故此便胖了。”
“對了刺史!”陳瑛突然想到了自己應該稟告的一件事,因此連忙作揖道:
“秦州刺史薛逵被調回長安了,神策軍的虞侯高駢得到了拔擢,成了秦隴二州刺史,兼天雄軍節度使。”
得知高駢將留在隴右和自己打擂臺,劉繼隆略皺眉頭,只覺得有些棘手。
朝廷留高駢在秦州,肯定是用來掣肘自己的,而秦州又能直接走官道前往成州,並且秦州的上邽距離成州的鹽井只有一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