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諸位參考的文人進入自己的考場。”
隨著主考官的一句話,在廣場中剛才還相互竊竊私語的文人們陸陸續續的拿著自己的參考牌,根據上面的號碼進入了對應的帳篷。
夜雨寒拿著自己的考牌,上面工工整整的用古篆刻著個“一百”,於是他詢問了下考場的助理官,抬腳朝著他的考試帳篷而去。
當夜雨寒來到廣場中央靠前的一座帳篷時,抬眼一看,帳篷上掛著“一百”的字樣,於是心中篤定,這便是他自己的考試場地了。
一進帳篷,夜雨寒就看見一名監考官坐在那,於是他上前施了一禮,道:“參見考官大人。”
只見這名參考官點了點頭,示意夜雨寒坐下。
夜雨寒也不拘束,含笑的坐在了考試的椅子上,抬起手,拿起桌上的黑色硯臺,緩緩的研著墨。
夜雨寒此時所用的硯臺是最普通的石制硯臺,雖然石制的硯臺最為普通、廣泛,但是四大名硯中有三種均是石制硯:端硯、歙(she)硯、洮(tao)硯。除了石制硯臺外,自古還有陶製硯臺、金屬硯臺和木質硯臺。而四大名硯中最後一種澄泥硯則是陶製硯臺。
待夜雨寒研好墨後不久,就聽見帳篷外傳來一陣鼓聲,預示著考試開始了。
監考官聽見鼓聲後,拿出早已準備好的考卷,放到夜雨寒的桌前,淡淡的說了句:“考試時間,兩個時辰。”後,便又坐回了原來的監考位置一動不動了。
拿著考卷,緩緩的看著考試的題目,看完後,夜雨寒發現這試卷分為兩卷。
第一卷是作答類,這些題目不難,但卻是很偏,涉及的知識很廣泛,不僅是北國,豐饒大陸南疆、東域、西荒都有涉及,而且涉及的時代也是從古至今,年代跨度也很大,若無豐富的學識,很難答出。
第二卷則是問答類,題目僅僅六個字:“何為君?何為臣?”此題目看似簡單,卻深含不凡!
夜雨寒定了定神,拿起桌上的筆,蘸了蘸硯臺上方才研好的墨汁,不急不緩的答著題。
好在他在南疆環羽皇朝為官的時候,就經常飽讀各類書文,奇聞雜誌,因此瞭解豐饒大陸各個地方的知識,同時也通讀古今書文,所以這第一卷的內容對他來說,不難。
比如當他答到其中的一道題目的時候,上面寫著:“八卦是誰創造?”
很多文人會回答是“周文王”,因為他們受到大漢史學家司馬遷的影響,《報任安書》中:蓋文王句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這句話的影響。但文王姬昌只是推演出了後天八卦,夜雨寒知道這題中所問的是先天八卦,於是果斷寫出兩個字:“伏羲!”
隨著時間的流逝,夜雨寒緩緩的將第一卷中的題目全部答完後,放下毛筆,動了動僵硬的身子後,將第一卷試卷放在桌子的一角後,拿出第二卷考試題目,看完後,陷入了沉思。
此時夜雨寒心中暗想著:“這第二卷的題目有些問題,這何為君?何為臣?是指如何成為君王和臣子?還是如何作為君王和臣子?”
考慮了再三,再根據夜雨寒所瞭解的雪龍淵性格,他覺得這道題應該是:“如何作為君王,如何作為臣子。”
既然自己已經確定,夜雨寒便不再猶豫,拿起桌邊的毛筆,“刷刷刷”的開始寫著自己的答案。
當外面再次傳來一陣鼓聲後,夜雨寒也剛好作答完畢,站起身,他將他的兩份試卷恭敬的交到了監考官的手上後,對其施了一禮後,便走出了他自己的考試帳篷。
再次呼吸著廣場中新鮮的空氣,夜雨寒微微的笑了笑,本就俊逸的臉龐,再配著夜雨寒難得一笑的面容,頓時讓主看臺上的一些達官貴族的小姐們目光不由自主的朝著他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