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江夏夏口,東吳水軍駐地。
東吳上將軍,大都督周瑜,正在自己的軍帳內,跟一個男人私下會面。
這個男人也不是別人,是東吳的青徐都督,大將軍陸遜。
再次強調一下,東吳的官制吧,跟漢魏兩國都不一樣.陸遜這個大將軍並不是全國最高武將,他的頭上,還有一個上將軍。
就.挺奇葩的。
而作為青徐都督,陸遜本來不應該出現在夏口。
半個月前,孫權密招陸遜南下參與決策會議,最終敲定了在淮南發動一場戰役,試圖用老辦法引誘曹休深入,進而攻取汝南的計劃。
這場戰役的指揮官,在周瑜的推薦,孫權的默許下,由青徐都督陸遜擔任前線總指揮。
理由很簡單,孫權實在找不出另一個有能力統領近十萬大軍作戰的優秀統帥出來了。
周瑜必須呆在江夏,這樣才能保證作戰的突然性.你把周瑜往淮南一放,不管是曹休還是賈逵,第一反應肯定是就地加強防守,別說周魴斷髮,就是周魴真的把自己的腦袋送去,也不會有人上當的。
而孫權也必須坐鎮建業。
雖然孫權對自己的領兵作戰能力始終沒啥概念,但當皇帝,孫權到底是專業的,他也知道,既然要搞誘敵深入之計,那自己就不能輕動。
再一個,孫權也要做好第二手的準備,萬一陸遜在淮南作戰失利,真的讓曹休領兵闖入了淮南,那孫權也必須做好隨時領兵支援陸遜,守衛淮南的打算。
去除這兩個人,要在接下來的東吳群臣裡,找出一個能統帥近十萬大軍的人,除了陸遜外,找不出第二個人來。
朱桓,徐盛,丁奉等人雖然武勇過人,但這三人駐守一地還可以,統領大軍征戰的能力還有所欠缺。
宗室將領中,目前也就只剩下孫韶和孫盛兩個人勉強能用,而這兩人,能力甚至都不如朱然,呂岱等人。
諸葛瑾之子諸葛恪倒是一個可造之才,但諸葛恪到底太年輕了,也有些自以為是,欠缺歷練,孫權也沒打算現在就用諸葛恪,而是把諸葛恪丟去拿山越練手,等將來自己的太子孫登登基後,留給他用。
至於呂範,張昭,諸葛瑾等人,不能說完全沒有領兵的能力,但真要指望他們統帥大軍作戰,那孫權真不如自己上來的更好。
有時候孫權也不得不感慨一句,這幾十年,大吳的人才雖然輩出,但同樣,人才凋零的速度也太快了真不知道是不是水土的問題,東吳的武將們,壽命大多不長,很少有能活過四十歲的。
前兩年憑藉著平定山越的功績聲名鵲起的賀齊,還沒等孫權好好重用呢,就在去年病逝了享年只有三十七歲。
至於早年的那些幫著孫氏打天下,穩定江東政權的淮泗集團將領們,如今也都相繼凋零,只剩下周瑜和韓當兩個人在撐場面了。
韓當就不必說了,年紀太大了,孫權都捨不得再讓這個老將軍上戰場,畢竟那是跟隨他老爹多年的長輩了。
而且實話實說,韓當作為一個衝鋒陷陣的猛將還行,統兵作戰的能力,真的不是他的專長。
至於周瑜周瑜的身體是一年不如一年了,作為淮泗集團最後的一根頂樑柱,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倒下。
現在孫權也是秉著能用一時用一時的態度在對待周瑜,也做好了周瑜可能隨時病故的準備了。
而孫權倚靠的另一支力量,宗室將領們的凋零,是最讓孫權心疼的。
孫氏一族,本來就不是什麼大家族,好不容易出點人才,全都個個短命。
從早年跟隨孫堅,孫策打天下的孫靜,孫賁,到孫權寄予厚望的孫瑜,孫桓,孫皎,全都不長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