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承倒了血黴了,真的。
自從被諸葛恪坑了一把,從水軍統帥變為陸軍將領,帶著一萬五千士卒進入荊南開始,張承就沒過過幾天安生日子。
之前是不停的被人調來調去的各地支援,在武陵和長沙兩郡來回奔波。
之後好不容易被調到醴陵縣來阻擋蜀軍,稍微安生了不到一個月,自己的對手又出么蛾子了。
蜀軍一次分兵,讓張承誤以為蜀軍要分兵進攻長沙縣,不得不分出五千士卒回援長沙,減少了醴陵縣的守軍數量。
但緊接著,張承就發現自己上當了,對面的蜀軍主將石苞不過是虛晃一槍,派出去的兩萬士卒又重新回來了,以三萬人圍攻自己一萬人。
本來張承還認為是自己大意中計了,白白分兵而出,可能會因此守不住醴陵縣可隨後的守城戰中張承發現,原來蜀軍的攻城戰打的,居然這麼拉胯。
自己以一比三的兵力對比,並不是沒有可能守住醴陵縣的。
這下好了,張承覺得自己能守住醴陵縣,甚至有可能擊退蜀軍的進攻堅守的更加賣力了。
但是吧,也就是守了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對面的主將石苞,他又出么蛾子了。
他退兵撤圍了。
這不是在久攻不下的情況下,不得不退兵,這點張承還是看的出來的。
不過打了不到半個月的時間,石苞手裡至少還有兩萬五千人的兵力.就這麼撤軍的話,太兒戲了。
反正在張承看來,石苞肯定是又在玩什麼引蛇出洞的把戲,這次,自己可不能跟上次那樣輕易上當了。
為此,張承沒有放鬆任何警惕心,依然還堅守著醴陵縣城池備戰,同時又派出了自己的斥候,去醴陵縣城周圍方圓五十里查探蜀軍蹤跡。
最後,張承發現,石苞領兵,往湘水的方向撤退了。
湘水距離醴陵縣城,至少有八十里以上的距離,撤退到這麼遠這是真的撤圍了?!
張承總覺得不對勁,換位思考之下,他實在不覺得石苞有撤兵的理由。
兩萬五千人計程車卒,對著一座只有八千多人守衛的城池,沒道理就這麼撤了的啊。
所以.湘水?!
順著湘水而上,好像就是湘南吧?!
而過了湘南不到八十里的距離,就是長沙縣吧嗯?!長沙縣?!
張承突然察覺到哪裡不對勁了,立刻讓自己的斥候儘快出發,去查探湘水流域內,是否突然出現大量的渡船。
現在張承最怕的,就是石苞放棄進攻醴陵縣,逆湘水而上,進攻湘南縣。
湘南縣那邊,是沒有什麼東吳郡兵防守的,兩萬五千人的兵力,幾乎可以說是兵不血刃的就能奪取湘南。
石苞一旦奪取了湘南,必然會轉頭東進,進攻長沙縣那邊可是荊南東吳軍的糧草囤積地啊。
雖然說長沙縣有呂據駐守,同時經過張承的一次分兵救援後,也有了八千人的兵力守衛可呂據的軍事能力,張承是實在不放心。
一旦石苞真的放棄進攻醴陵縣,轉道進攻長沙縣的話,張承不著急是不可能的。
甚至,石苞要是進攻長沙縣的話,連後勤補給的問題都不用去考慮,零陵郡的湘鄉縣和長沙郡的湘南縣只隔著一條湘水而已,要從這個路線運輸補給的話,說不定比他石苞現在進攻醴陵縣的後勤補給路線還要短一點。
張承不管怎麼想,他都覺得石苞是北上去進攻長沙縣了,所以現在.自己是不是要回防長沙縣?!
按照常理來說,自己確實應該立刻回防長沙縣,可上次的遭遇,讓張承有些投鼠忌器。
上次石苞就是一個簡單的分兵,就讓自己從醴陵縣分出了五千士卒,這次要是石苞故技重施呢?!
假裝撤圍醴陵縣,擺出要在湘水北上的架勢,等到自己真的撤兵去救長沙了,他再領兵回來,那不就可以兵不血刃的佔據醴陵這個交通要道了麼?!
他手裡可還有兩萬五千士卒呢,這些士卒要是不管長沙縣,直接帶兵進攻宜春縣,闖入豫章郡.就算最後豫章郡能守住,他張承免不了也會被戰後問責的。
雖然有自己老爹罩著,倒是不會死,可張承自己的軍事生涯和仕途,估計也就到此為止了.以後只能在家待著,當一個混吃等死的勳貴二代了。
所以嘛張承真的很猶豫啊,要不要回軍?!
張承這麼一猶豫吧,石苞倒是有些搞不懂了這個張承,倒是沉得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