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城市上空,幾乎都在迴盪著,清真寺裡傳送出來的阿.訇做禮拜的淳厚而又嘹亮的吟唱。
這裡的人真的很樸素,路不寬,房不高,少見炫耀的彩色招牌,更不見聲色犬馬所在。
看著裹著黑頭巾的阿拉伯婦女,看著目光深邃,蓄著大鬍子的阿拉伯男子,聽著清真寺裡傳出的阿.訇似唱似頌的絮叨,李之的略微不適應,居然神奇地消失了。
他好奇地問起原因,阿菲法笑道:“是這裡迥異於大唐的淳樸和安靜,以及各種不施粉黛和脫俗清新!”
李之想想也是,卻不容他有多少感懷,商鋪林立的市中心已經近在眼前。
“布林怕是還沒有廣州城的三成大小吧?”走在不遠處的離其問道。
他身邊的阿明點點頭,“所以我們才不用駕乘馬匹,不過布林雖小卻五臟俱全,包容性很強,我曾無數次來過此地,但一條街上看到的異族人,也遠比整個馬士革的異族人多!不過卻絕少會看到東方人面孔,不然怎會被圍觀!”
他說的是來時路上情形,薩林宮地處城區之外,甚至不遠處就淹沒在荒蕪的原野之中,隱約可見那裡熾熱陽光在灼烤著黃沙一角。
那裡的街面行走的異族人並不多,曾有一群當地人經過身邊,便引來阿明口中的圍觀現象。
但在進入了市區,那等情形就少見了,儘管仍舊有三三兩兩的遠處駐足瞧個稀罕者。
由於有住房在此地,阿菲法顯然對這裡的街巷很是熟知,有這位合格的嚮導,眾人很快來到希沙姆指定的那條繁華街區。
不同於大唐的相對簡陋,這裡的商業區佈劃得相當井然有序,寬闊青石板街面兩側,均是雙層轉彎結構的成排整體性商鋪。
牆體均為阿拉伯傳統的土黃色釉面,上下兩層皆為半穹頂開敞門面,不同的是一層門面大小為二層的兩倍,因兩層之間穹頂牆面空白處,有馬賽克鑲嵌圖案相隔,使得這種千篇一律般地建築風格,多了一些鮮活生氣。
說它建築風格千篇一律可帶半點誇張,自港口行來的一路上,李之已經見到過太多聯排拱門銜接的各式建築,清真寺、過河長橋、廣場門廊、尋常民居,包括薩林宮底層也均是這種錐形的磚柱、大的拱廊以及大量磚頭堆成的拱門。
而這兩排門面房,如同大型清真寺一樣,每相隔一段距離,就凸出來一座如同圓柱閣樓般地整體雙層門面,突出部分呈四稜形狀,每一稜面就是一面偌大七彩琉璃窗戶。
這種琉璃質地窗面,也是與一排上百家門面的迥然不同之處,在玻璃還未普及開來的此時,無疑僅是這一點,就表明了它與普通店面的最大不同之處。
按照門牌編號,就很快找到希沙姆贈給李之的兩棟閣樓般門面,左右兩排建築的相同位置,一層拱門遙遙正對著。
不需進入,僅是神識探過,李之嘴角就流露出滿意的笑容。
看似寬丈許的不過穹頂門洞,裡面卻是別有洞天,寬約三丈,縱身七丈的店內空間,已有奶白色大理石地面鋪就。
牆面均為複雜多變的滿壁紋飾,精美絕倫的敷彩屋頂,看上去極盡奢華。
二層同樣面積,不同的是被分割成六段,而隔斷為可移動的不同花色鏤空的實木牆,上繪各異題材構圖紋樣,倒是與整體色調融為一體。
兩處店面均為十七字樣,因那時延續至今的阿拉伯數字,距離開創出來還有近二十年,所以編號上採用的是古羅馬數字。
兩處十七前面各標註東西字樣,為兩派商鋪的最中間位置。
由於雙排門面之間足有十幾丈的空間,整天看上去,中間街面更像是長條形小型廣場,便是在兩處十七號之間,被設計為長型橢圓人工瀑布池。
此類涉及若換在大唐,並沒什麼稀奇的的,但於這裡出現可就了不得了,沙漠地區地下水奇缺,這個噴泉水池是引自幾百丈外的海邊,那工程可就大了。
而且流經到此處的水,未經過風車引向水池中假山時,已是經過了烈日灼曬,具有了部分淡化處理效果,雖說這種水質遠遠不能飲用,撩上些在身上,卻是遠比海水中的鹽分低上很多。
李之幾人都學著當地人嘗試了一下,用它洗臉完全可行,這也使得水池位置成為人流最集中之處,哪怕烈日當頭,仍有人源源不斷在此停留。
甚至水池兩側,還有人當街鋪開毯子席地而坐,撐傘來遮掩陽光,攤子上有的還擺滿水果等食物。
“正文哥哥,之前來這裡時還沒有這處水池,我看剛好在我們的店面跟前,也就保證了兩家門面會是這條街上的人氣最旺之地!你看那裡,還有人打著來自東土的油紙傘,這東西很昂貴的,不是普通人家買得起的,看來這條街上的有錢遊客也很多!”阿菲法笑道。
李之沒有不滿意的道理,尤其是看到入眼十幾頂刷上桐油用來防水的油紙傘,其風格果然與大唐的傘近乎毫無二致。
春秋末年東土就有結構粗糙的傘具出現了,不過那時候沒有紙張,均為桐油油布傘,紙質傘才剛剛出現二、三十年,在大唐也是價位不低,低檔貨色也需要及百文銅錢。
傳統的油紙傘的製作過程非常繁瑣,全部依賴手工完成。民間有諺語:工序七十二道半,搬進搬出不肖算,說的就是其工藝相當複雜繁瑣,因而房子起來也是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