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於某種好奇,高飛在下了戲之後一個人去看了《色戒》,沒有包場,沒有興師動眾,只是簡單偽裝了一下便進去了。
只是當他出來之後,卻如芒在背、如鯁在喉。
雖然他是宋人的魂,華人的身,但是高飛也是瞭解過那段救亡圖存的歷史的。
因此他由衷的佩服那些抗日救國的先烈們。
可是看完李胺的電影之後,高飛卻感到了莫名的不舒服。
要知道《色戒》這個故事是有真實的人物原型的。
當年為了暗殺大漢奸丁默邨,二十二歲的鄭萍如義無反顧的接下了暗殺的任務。
只是她並沒有像李胺拍攝的那樣愛上漢奸,更沒有像王佳芝那樣提醒易先生逃走。
相反在明知道暗殺的訊息可能走漏的情況之下,她依舊選擇誓死一搏,最後英勇就義了,死後連屍首都找不到。
要知道那個時候她已經訂婚了,有一個深愛的未婚夫。
可是為了國家,她毅然放棄了個人情愛。
可以說真實世界中的鄭萍如和電影中的王佳芝,簡直就是兩個極端。
而在鄭萍如犧牲之後,其未婚夫不久之後也在一場空戰之中戰死,其父親也在兩年後犧牲。
可就是這樣的滿門忠烈,在百十年之後卻被人這樣汙衊……高飛不知道別人怎麼想。
但如果他是鄭萍如女士的家人,只會感到無比的心寒。
因為這是一種無恥的褻瀆與汙衊!
高飛知道影視作品有時候為了追求戲劇衝突,所以常常會進行一些刪減修改。
對於這一點,高飛也是認可的,畢竟要是不這麼幹那麼大家就都只能拍紀錄片了。
但是有些東西可以刪改,有些東西還是需要有底線的。
當然,李胺也不是第一個這麼做的。
畢竟在張愛玲的原著之中,便對王佳芝與漢奸易先生之間的愛情進行多番刻畫。
在“美人計”就要成功的緊要關頭,王佳芝放走了易先生這個情節,便是張愛玲原創的。
後來她更是在序言之中這麼說:
“這個小故事曾經讓我震動,因而甘心一遍遍修改多年,在改寫的過程中,絲毫也沒有意識到三十年過去了,愛就是不問值不值得。”
也就是過了三十年,她還在糾結這段王佳芝和易先生之間的那點情愛。
正如她自己,一直苦於和大漢奸胡蘭成之間的卑微愛情一樣。
高飛曾聽人說,做慣了妓女的女人,是無法理解別的女人為什麼不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