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早期國內影視圈其實特別小。
因為彼時電影市場不景氣,所以能拉倒投資拍電影的,幾年下來來來回回總是那批人。
所以在當時的情況下,熟人抱團的情況比較嚴重。
像如今所謂的京圈、滬圈、港圈、西北圈之類的說法,便大多是那個時候形成的。
且不說這種圈子文化是對是錯,但有一點無法否認的是,它們是確確實實存在過。
因為,對於寧夏電影廠這種小製片廠來說,就比較難受了。
畢竟它們身旁就有西影廠這麼一個龐然大物在身旁立著,就算是有什麼好專案也輪不到他們。
用寧影廠廠長楊洪濤自己的話來說,那就是“華夏國有電影廠一共37家,各地影視製作公司4000餘個,如果要排位的話,寧夏廠不說墊底,至少也在倒數10位之列。”
他這話絕對不是謙虛。
要知道前幾年,寧影廠就險些因為欠債500多萬,被被國家電影局吊銷攝製許可證呢。
由此可見,寧影廠混得到底有多慘了。
所謂“前生作惡,知縣附郭;惡貫滿盈,附郭省城”,說得便是他們了。
幸好進入千禧年之後,西影廠逐漸沒落了。
寧影廠這才看到了一絲出頭的曙光。
……
在前往茶館的路上,高飛一邊看著寧影廠那邊遞過來的策劃桉,一邊側耳聽著韓莉在那講解著。
“不錯,這是個好專案!”
片刻之後,只見高飛雙眼微眯的緩緩點頭道。
高飛之所以不說這是一個好本子,而只是贊其是一個好專案,
是因此在拍了這麼多電影之後,《畫皮》是他見過的少有的純粹商業片。
無論從劇本的立意,還是從整個電影策劃桉來看,這部電影都始終從商業的角度考慮事情。
因此雖然電影在劇本方面並不是很優秀,但高飛還是覺得可以先接觸接觸。
不過韓莉忽然想起剛才在四合院試鏡的遭遇,於是在猶豫片刻之後,還是坦白道:
“老闆,有一個訊息我還沒有確認,不過我覺得應該是真的。”
面對高飛疑惑的眼神,只見韓莉盡職盡責道:
“根據我的瞭解,寧影廠雖然是《畫皮》這個專案的發起人和投資方。”
但他們將《畫皮》的主要拍攝任務,交給了京城時代影音有限公司來完成。”
“而前不久因為電影的投資遲遲沒有到位,京城時代那邊對《畫皮》這個專案已經喪失信心了,所以中途選擇了退出。”
說到這裡,韓莉不由面露無奈之色道:
“聽說甄子彈那邊本來都和寧影廠談的差不多了,結果得知這個訊息之後,連夜就買機票回香江了,說是身體不舒服,要修養一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