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兩頭,各表一枝。
正當高飛這邊為“公會獎”忙碌籌備的時候,《我不是藥神》的放映也終於接近了尾聲。
而累計43.6億的票房,也讓所有圈內人看到眼紅。
畢竟這幾年票房過三十億的電影,除了一個《捉妖記》外,幾乎都和周易有關係。
這讓他們如何不嫉妒?
尤其是今年,周易影視在國內電影市場簡直就是兇殘的沒有人性。
《戰狼2》才剛從春節檔狂卷56億的票房,《我不是藥神》就又在暑期檔大殺四方了。
而單單就這兩部電影的票房加在一起,都已經有一百多億了。
如果再算上週易今年出品的其他電影,那麼今年周易的總票房預計最低都有140多億。
這個成績已經不是民營影視龍頭可以解釋的了。
因為這完全就是佔據了華夏電影市場的半壁江山。
這可不是汪蜂那種自說自話,而是實實在在的用市場份額說話。
一時間,某些同行自然坐不住了。
上訪的上訪,舉報的舉報。
反正就是一個意思,想要官方出來壓一壓周易,這也算是某些人的老手藝了。
最有意思的是他們竟然以周易涉嫌壟斷電影市場的名義向上面哭訴。
但……怎麼說呢!
的確,如果一家企業的市場份額達到75%,該企業就具有獨佔市場的特徵。
事實上,如果一家企業在市場上佔據了35%的份額,這個企業就有能力操縱市場。
故此我國的《反壟斷法》草案是以50%作為界限。
可問題在於市場佔有率只是參考的資料,不能簡單定義為壟斷。
當出現企業因為自主開發技術從而在行業中佔據優勢,那就另當別論了。
故此對這群人的胡攪蠻纏,相關部門也很無語。
他們總不能讓周易影視主動降低水平,不要那麼用心,多拍爛片,和光同塵吧?
真要是這樣,恐怕他們的帽子第一個保不住。
說不定還要去國安走一遭,看看是不是外國間諜。
要知道好萊塢電影在國內可還佔據著將近四成的市場份額呢。
如果他們敢自斷一臂,那麼好萊塢各大片商恐怕要連夜開派對慶祝了。
所以這番鬧劇完全就是某些公司自討沒趣。
畢竟都是一樣的技術裝置,稽核標準,你拍的沒別人好怪誰呢?
於是王家兄弟最後一絲希望就此破滅——劣幣驅逐良幣計劃徹底失敗!
不過此刻高飛卻沒有功夫理會王家兄弟的小丑表演。
……
翌日,雄安公會總部。
看著電腦上那份剛公佈的《關於將17種藥品納入國家基本醫療保險的通知》。
高飛當即就震驚的雙目圓睜,不過很快便忽然意識了什麼,於是轉而又皺眉沉思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