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我不是藥神》雖然是根據現實中陸勇的事蹟改編。
但經過韓三品等編劇的二次加工之後,男主角程勇實際上和陸勇本身有很大差異了。
畢竟電影中程勇和陸勇不一樣,他並不是白血病患者,而是一個賣印度神油的頹廢中年。
只是因為經營慘淡,想要留住孩子的撫養權他才挺而走險,選擇了代購“假藥”。
一開始他並沒有什麼野心,也沒有多麼高尚,只是想賺點錢而已。
所以嚴格意義上,白血病患者呂受益和程勇這兩個角色加在一起,才是完整的人物原型陸勇。
可以說除了男主角程勇之外,呂受益這個角色算是電影中分量最重的了。
因此在這個人物的選角上,高飛等人甚至要比對待女主角還要慎重。
……
“怎麼樣?都說說吧?”
翌日下午,待所有演員都過了一遍之後。
回到馬場的高飛一行人便開始考慮起最終的演員人選來。
而隨著高飛的開口,寧皓悶聲在抽了一會兒煙之後,當即有些猶豫道:
“胡戈、王傳軍、張毅、俞灝明這幾個都不錯。”
“尤其是俞灝明,很有點脫胎換骨的意思。”
“我覺得可以讓他試一試,說不定會給咱們一個驚喜!”
只是見他這麼一說,一旁的韓三品頓時便不由皺起了眉頭。
誠然,和同年齡段的演員相比,如今的俞灝明確實不錯。
至少比那個只知道耍帥的張瀚強多了。
但他的演技還沒有強到可以應付各種型別人物的地步。
“呂受益是一個白血病重疾患者,十分小家子氣。”
“這兩點都和俞灝明本人的氣質十分衝突,他就算是減肥,恐怕也是事倍功半!“
“反正我覺得他的表演還沒有那麼大的說服力!”
韓三品此言算是道出了選角的真意。
很多觀眾,甚至很多圈內演員,其實都對選角的理解有所誤會。
實際上選角並不是在試鏡演員中找演技最好的那個,而是找最適合的那個!
氣質也好,神韻也罷,反正優先順序都要排在演技前面。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大導演都會用什麼都不懂的新人來拍電影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