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上文:
話說自古以來,群雄逐鹿一直都是男人的遊戲。
但不知道是不是五代時期天下男兒的英雄氣都耗盡了。
最後竟然出現了兩個女人逐鹿天下局面,堪稱是千古第一奇景!
《夢華錄》中,各方勢力之所以暗中散佈皇后失貞的謠言,而不是直接在朝堂上對皇后劉娥口誅筆伐,便是因為當時劉娥的權勢已經不僅僅侷限於後宮了。
因為劉娥天性機敏聰慧、通曉史書,並且政治天賦奇高。
故此劉娥被封為皇后之後,便一直為真宗所倚重。
並且因為真宗體弱多病,後期大宋的朝政多由劉娥裁決。
時間一久,劉娥的勢力自然也就從後宮滲透到前朝。
而當時遼國皇后蕭燕燕也差不多是這種情況。
早在遼景宗在位期間,身為皇宮的蕭燕燕就參決軍國大事。
好巧不巧的是,身為遼國皇帝的耶律賢與宋真宗一樣,也是身體多病。
從這個角度來看,皇帝這個職業倒是與體育老師有異曲同工之妙。
不過話又說回來,蕭燕燕與劉娥雖然先後開始了臨朝攝政、女主天下的生涯。
但兩人實際上並不是一輩人!
統和二十二年,蕭燕燕以索要關南地為名親征伐宋,最後與宋朝達成了澶淵之盟。
“澶淵之盟”雖然是大宋的恥辱,卻是蕭太后的功勳,遼國的榮耀。
按照盟約,當時的遼國皇帝稱真宗趙恆為兄,而真宗皇帝則稱蕭太后為叔母。
也就說是按照輩分,身為真宗皇后的劉娥,得叫蕭太后一聲嬸嬸。
所以相比於蕭太后,劉娥無論從哪方面來說都算是晚輩!
因此無論是摸著石頭過河也好,學習前輩的成功經驗也罷,劉娥和蕭太后確實有頗多相似之處。
蕭太后攝政27年,東降女真,西攻党項、回鶻,北攻鐵驪,南攻大宋,發展生產,整頓軍隊,使遼國從中衰逐步達於鼎盛。
可以說是遼國當之無愧的中興之主。
而劉娥臨朝稱制期間,雖然屢屢身穿帝王龍袍處理政務,使得朝堂頗多非議。
但即便是司馬光、范仲淹、蘇軾、富弼等名臣,都不得不承認“太后臨朝十餘年,天下晏然”!
甚至司馬光都曾經直言道:
母后稱制,內外肅然;進賢退奸,鎮撫中外,於趙氏實有大功。
能讓這些嘴硬的文人都不得不承認這一點,可見劉娥的功績確實不假。
當然,劉娥之所以能讓這些文人士大夫們心服口服,其實也是對比出來的。
畢竟誰讓真宗皇帝做得太拉胯了呢。
“天書奇觀運動”就不說了,直接就是一場鬧劇。
無力掌控朝政,放縱黨爭,則更凸顯他無能懦弱的本質。
不過最離譜的是他在位時搞出了一個“澶淵之盟”,又弄出了一個“西夏”之後,竟然還有臉封禪泰山。
此舉不禁讓當時的朝野文人大為噁心,甚至就連高飛沒穿越那會兒,不少文人大儒對此依舊耿耿於懷。
畢竟當年儒家可是好不容易才忽悠始皇帝來了一次封禪泰山,讓始皇帝變相的給儒家站臺,才使得後世帝王自此都有封禪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