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上文:
說句老實話,高飛真不知道桐化哪裡來的自信?
她所謂的懂歷史,無非就是以漢武帝時期的兩大託孤重臣為模板,進行一些臆測改編罷了。
畢竟但凡正常上過歷史課的華夏人,都不難看出來她筆下的那位【神醫傳人+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謀略過人+貌比潘安+豪富之家】這個疊加了多重光環的才子孟珏,就是漢武帝去世前任命的三大託孤重臣之一的桑弘羊!
只是讓高飛不瞭解的是,桐化為什麼要將霍光這種寧可廢帝另立,到死也沒有篡位登基的忠臣寫成奸佞小人。
反倒是桑弘羊這個因為擁立燕王劉旦而被處死的罪臣,在她筆下倒成了痴情才子。
就為了標新立異,所以便能隨意的顛倒黑白,指鼠為鴨嗎?過了吧!
其實這也是桐化最遭人詬病的地方。
雖然學界對歷史上的某些人物、事件大多都有不同的解讀。
但是對於霍光這個歷史人物,國內大部分學者對他的評價都是正面的。
可以說他是能臣,也可以說他是權臣,但唯獨不能說他是奸臣!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身為冠軍侯霍去病的異母弟,霍光幾乎是被漢武帝從小撫養長大的。
不過霍光的脾性卻和他那個光芒耀眼到讓世人刺目的哥哥不同。
雖然他從小是在漢武帝身邊長大,但卻養成了一副小心謹慎的性子。
或許也正是因為他這個性子,才讓他後來的成就不輸於他的那個哥哥。
要知道霍光權勢最盛時,幾乎比曹操都有過之而無不及了。
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來形容他的權勢都有一些勉強。
一生廢立兩帝的履歷,足以讓他的權勢無需任何修飾。
不過也正是因為霍光的行為與殷商伊尹廢太甲事蹟相似,故後世權臣廢立皇帝時,往往都被稱作“行伊霍之事”。
故此後世帝王每每聽到這個詞的時候,幾乎都會立刻產生應激反應。
但霍光的悲哀之處就在於,被漢武帝養大的他對漢室太愚忠了。
雖然權利大到可以兩次廢立皇帝,可他卻依舊對劉家忠心耿耿。
結果等霍光死後,被他一手送上皇位並且坐穩江山的漢宣帝,轉眼便將霍氏族滅了。
自此,出了霍光與霍去病這兩位千古英才的霍氏一族,就這樣斷子絕孫,絕戶了。
即便後來漢朝歷代皇帝都承認霍氏一族對大漢有大功,但親手讓功臣絕後也是事實。
從某種程度上而言,霍光的經歷對後世的權臣們都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畢竟一生忠心耿耿,死後卻落的一個滅族的下場,這換了誰都會覺得憋屈!
說實在的,但凡當初漢宣帝給霍家留條活路,留一個希望。
說不定後來曹操代漢自立的決心都不會那麼堅定!
只是霍光用舉族之人的性命證明了一件事,那就是權臣可以當。
但既想權臣,又想當忠臣,那就只能不得好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