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上午八點。
“沒想到我竟然也有穿緋袍的一天……呵呵~有意思!”
化妝室裡,看著鏡中身穿緋紅朝服、頭戴進賢冠、腰掛錦綬,手執笏板的自己。
只見高飛忽然有些悵然的感慨道。
畢竟當年在大宋的時候,這些衣服可是不能亂穿的。
按照宋制,公服三品以上用紫,五品以上用朱,七品以上用綠,九品以上為青色。
所以在大宋朝堂,緋袍非高官不可穿。
就算是像翰林學士,秘書郎這等清貴官職,也只能身著綠袍而已。
這也是為什麼《夢華錄》中,當顧千帆因功被皇帝晉升為皇城司副使“許借緋,賜銀魚袋”的時候,身為新科進士的歐陽旭會一臉豔羨的看著他!
其實不為其他,只是因為他那一身華貴的緋袍而已!
年少服緋的榮耀,甚至已然超過了進士登科的歡喜。
畢竟就算他們考中進士又如何,最後還不是隻能一襲青袍。
每一榜進士裡面日後有能十分之一的人官居緋袍,就足以被朝野稱之位龍虎榜了。
當然,龍虎榜和龍虎榜之間也是有差距的。
比如仁宗朝嘉祐二年的那次龍虎榜,含金量就高的嚇人。
首先這一屆科舉的主考官就是當時的文壇領袖、翰林學士歐陽修。
也不知道是不是歐陽修的眼光太好,還是他的運氣太好。
反正他這一科出了不少傳奇人物!
甚至嘉祐二年這一科都不能稱之為龍虎榜了,朝野常常以“宰執榜”代稱。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這一科除了位列“唐宋八大家”的蘇東坡、蘇轍、曾鞏之外,還有後來官至宰輔的新黨領袖呂惠卿、曾布等人。
甚至被稱之為“理學五子”的張載、程顥等宗師大儒,也是在這一科被歐陽修錄取的。
當然,所謂的“理學五子”那都是後人的稱呼。
橫渠先生張載可從來沒有拜入理學門下,奉二程為主。
其實橫渠先生開創的“氣學”在關中地區一度和二程的“理學”不相上下。
只是奈何橫渠先生雖然才高一世,但晚年卻識人不明。
他這邊剛仙逝,承接他衣缽的弟子就拜入了二程座下,拿老師的畢生成就做墊腳石。
這才讓二程不費吹灰之力的將最大的敵人吃幹抹淨,消化一空。
此言倒不是誇張,實際上在這些大儒眼中,道統之爭,甚於殺父之仇。
可憐橫渠先生一生著作無數,為“氣學”留下不少典籍。
但衣缽弟子的背叛卻讓他的遺著筆記大多都落入了二程之手。
一生筆墨,竟然萬不存一。
最後只留下“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四句讓人振聾發聵的警世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