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上回:
話說去年算是周易影視大豐收的一年。
除了在電影市場外,高飛佈局許久的網劇業務也終於開始見效了。
隨著周易率先開始網劇精品化的路線,網友們對網劇的看法也逐漸開始改變。
一些人年輕人甚至漸漸開始拋棄電視機。
畢竟電視上有的,網際網路上都有,電視機沒有的,網上也有。
如此一來,他們還看電視幹什麼呢?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網劇大尺度也確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比如說最近熱播的《精絕古城》,就算電視臺看得眼熱。
但是卻依舊沒有一家敢過來買版權。
因為他們心中清楚,這種劇就算是買回去了也沒辦法播放的。
不過凡事都有利有弊。
網劇在尺度上的寬鬆雖然吸引了不少觀眾。
但是電視臺那邊也不是好惹的,觀眾被搶了,他們自然也不會幹看著。
這段時間高飛就收到不少內部訊息,據說電視臺方面已經有不少人向上面反應,要求在稽核方面公平對待。
當然,他們所謂的公平倒不是給電視臺鬆綁。
而是指也得給影片網站們加上一道枷鎖。
不得不說,他們是懂辦公室政治的。
但是,網際網路能走到今天這種地步,後面自然也少不了支持者。
因此雖然暗地裡各種風聲沒斷,但是影片網站卻依舊屹立不倒。
甚至在應付電視臺的手段之餘,他們相互之間的內卷也沒停過。
這也使得網劇市場渡過了最關鍵的危險期,開始蓬勃發展起來。
而在這個過程中,周易在網劇市場上的佈局也終於到了收穫的時候。
雖然如《屌絲男士》《報告老闆》《萬萬沒想到》等平臺自制劇,一經播出就大受網友們歡迎。
不過這種“段子劇”雖然有意思,但是如果論起使用者粘性,卻終究不如周易網劇。
準確來說,是不如大部分以傳統電視劇標準制作的精劇。
因為這類劇集大多都是短小精悍、年代不固定、情節不連續,每集類似於小品,隨時點開都能看。
如此一來,使用者自然也能隨時放棄觀看。
因此總的來說,網劇市場還是以影視公司製作的精劇為主,平臺的自制劇為輔。
而周易影視藉著入場早以及口碑先入為主的優勢,很快便佔據了將近六成的網劇市場份額。
故此別看網劇市場雖然才剛剛崛起,但最大的一塊蛋糕已經被周易吃下了。
可以說去年一年各大影片網站在外購劇上面燒的錢,有一小半差不多都進了周易的口袋。
關於這一點,圈內的影視公司清楚,各大影片網站也清楚。
只是即便他們再如何眼紅,最後該燒錢的時候還是得燒錢。
因為如果他們買了,對家不一定會買。
但如果他們不買,對家則極有可能會買。
因此即便他們知道周易藉著他們內鬥的機會發大財,但也依舊無可奈何。
當然,他們也嘗試過改變這一現狀。
比如企鵝影片就嘗試再複製一次像《神秘復甦》那樣的合作。
想著如果能拿下獨家播映權,那麼就算燒錢也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