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樂視影業,有一個人則不能不提。
別看樂視影業是樂視的全資子公司,但是張昭才算是其實際意義上的創始人。
畢竟當初賈越亭邀請張昭加入樂視影業的時候,樂視影業還沒註冊呢。
可以說正是張昭用盡一己之力,才有了樂視影業現在的局面。
其實高飛和張昭也曾經打過交道。
當初他在籌備《鬼吹燈》的時候,因為投資巨大並且前途不明,所以圈內很不看好。
故此即便當時高飛頂著內地第一小生的名頭,但是卻依舊沒有人願意投資。
而張昭便是除了上影之外,第一個願意支援高飛操盤《鬼吹燈》的人。
說句不要臉話,僅憑這一點,高飛就感覺老張這個人眼光不錯!
對了,這次加入樂視,其實已經不是張昭第一次當開荒者了。
因為早在2004年張昭從體制內出來的時候,他便以藝術總監的身份加入光線傳媒,和老同學王常田攜手,準備在影視行業大幹一場。
於是兩年後,光線影業誕生了。
也正是在他主持之下,光纖影業才開創了令一眾同行羨慕的“地網”發行模式。
所謂“地網模式”,其實就是指發行方在全國各地的院線裡設定駐點業務員,負責跟影院經理搞好關係,為其發行的影片求一個首周好排片,並做好落地的宣傳工作,類似於商場裡的推銷員。
這套體系看似沒什麼技術含量,卻是力保影片生產出來能更好落地的一個重大工程。
故此這種模式完全沒有捷徑,只能從無到有的一點兒一點兒建立。
無論王常田承不承認,光纖影業能有後來的成績,這套“地網模式”功不可沒。
只是張昭雖然在開荒方面是一把好手,但是奈何他終究沒有王常田手段高、心思狠。
因此就在2011年,光纖影業釋出招股書準備上市的前夕。
看似職業生涯正是如日中天的張昭,卻突然宣佈離職。
沒辦法,雖然光纖影業是他從無到有建立的,但誰讓他持股僅有0.24%呢!
因此在失去公司主導權之後,張昭才會那麼果斷的辭職了。
說句老實話,高飛其實還挺眼饞老張的。
不對,應該說國內各大影視公司都挺眼饞張昭的。
畢竟這樣勤勤懇懇的老黃牛在圈內可不好找,尤其是能力這麼強的!
只是奈何賈越亭這傢伙下手太快,還未等眾人行動起來他便把張昭挖到樂視了。
可以說如今的賈越亭,就是當年的王常田,
唯一不變的是,張昭依舊像一個老黃牛一樣在勤勤懇懇的開著荒。
而老張也果然是一如既往的好用。
在從無到有的建立起樂視影業之後,僅僅花了三年時間便讓樂視影業的市場份額位列六大民營公司第5位。
這成績~!即便周易已經上市了,但依舊看得高飛有些眼紅。
畢竟當初他手下要是能有張昭這樣的人才,高飛不知道能輕鬆多少。
說不定周易影視發展的會比現在更好!
沒辦法,人才難得,無論在哪個行業都是如此!
只是……此刻這位業內大拿卻被氣得咬牙切齒,正怒目而視的瞪著郭精明和樂視的宣發總監呢。
話說前陣子因為賈越亭的強烈堅持,樂視影業不得不提前推進其海外戰略。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張昭才會在《小時代》上映之前,趕赴米國洽談《敢死隊3》、《機器軍團》等好萊塢電影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