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抗日神劇?”
當聽見江虹竟然提出了一個這樣的建議之後,電話另一邊的高飛頓時不由一愣。
說實在的,如果不是前面談了那麼久,高飛都要懷疑她是不是被人綁架了。
只是江虹接下來的話,頓時讓高飛一陣啞然。
……
對於抗日神劇高飛本來是一萬個看不上。
畢竟現在某些抗日劇實在是越拍越扯了,有些女戰士甚至打扮得比妓女還妖豔,男演員們更是頭髮抹著紋絲不動的髮膠,蒼蠅都站不穩那種。
知道的明白這是在戰場上,不知道的還以為是要去參加舞會呢。
至於像什麼“手撕鬼子”“包子手雷”“子彈拐彎”“抽著雪茄”“穿著短裙”“住著別墅”等令人無語的劇情,就更不勝列舉了。
對了,高飛記得最離譜的是一部叫做《抗日奇俠》的抗戰劇。
裡面的游擊隊員所騎的腳踏車不僅能直接起飛,飛上火車頂部,還順便扳動了火車道閘,成功攔截了火車,同時躲開了飛來的子彈。
 ⊙o⊙…說實在的,就這劇情牛頓來了都得給編劇磕一個。
高飛不知道編劇和導演有沒有想過,如果當初咱們的游擊隊真的這麼牛的話,那麼抗日為什麼還打了那麼多年呢?
難不成這還是咱們儲存實力了?
只是無論高飛心底如何吐槽,這也無法阻擋衡店一年殺了“10億鬼子”。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以往高飛接戲的時候很少會碰一些抗戰片。
畢竟就算他的角色指令碼里沒有那些神操作,誰能保證導演後期會不會加上?
所以為了自家的口碑著想,也為了能晚過氣幾年,高飛還是對這類題材敬而遠之。
不過在聽完高飛的話後,江虹也沒有反駁,而是從另一個角度談起了所謂的“抗日神劇”。
……
影視劇中出現一些誇張的手法,其實一開始在圈內都屬於正常操作。
那個時候無論是業內還是觀眾,都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對。
因此也沒有什麼“抗日神劇”“抗日雷劇”之類的說法。
比如當初郭達和潘常江拍攝的抗戰電影《舉起手來》,其中的很多橋段就很誇張。
倘若如果放在眼下,那肯定妥妥的逃不了“神劇”的標籤。
不過話又說回來,當初的電影人之所以這麼拍攝,其想法卻和現在的劇組可不一樣。
究其根本,他們也只是想透過誇張的手法來製造一種喜劇的效果而已。
因此這些年諸如《亮劍》《狼煙北平》《我的團長我的團》《歷史的天空》《人間正道是滄桑》《我的兄弟叫順熘》等抗日經典電視劇,依舊是層出不窮。
可是抗日神劇既然出現了,那自然是有其原因的。
因此江虹沒有在內容上和高飛爭論抗日神劇的對錯與否,而是從市場的角度給高飛分析了一下。
因為某些眾所周知的原因,國產劇很多題材都不能拍了。
如此一來,能選擇的題材自然無非就那些了。
但是時間一久翻來覆去也拍不出什麼花兒。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方才催生出“抗日神劇”的出現。
為什麼這麼說呢?